读《伤寒补天石》、《贯珠集》二书合记
伤寒一症,头绪繁多,自仲景立法立方以来,叔和编次,无已注释,理蕴为之一显。迨后续为注释者,不下数十家,互相訾低,殆无底止。余谓数十家中,吴蒙斋之《指掌》,固为快捷方式,虽李士材亦以为善,然而奥义深微,末由参究。方中行起而《条辨》,洵为卓识。程郊倩拾其唾余,徒滋浮衍。柯韵伯立言虽畅,不免穿凿。至如张路玉、周禹载诸君诠发,各极精详,又或嫌其丛蔓。独有喻氏之书,脍炙人口者,以其繁简得宜,通乎众耳。然以尤在泾先生《贯珠集》较之,则又径庭矣。即如首篇云∶“寒之浅者,仅伤于卫,风而甚者,并及于营;卫之实者,风亦难泄,卫而虚者,寒犹不固。
但当分病症之有汗无汗,以严麻黄、桂枝之辨,不必执营、卫之孰虚孰实,以证伤寒中风之殊。”立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仲景着书之旨,如雪亮月明,令人一目了然,古来未有。何其《金匮心典》梓行于世,并采入《御纂医宗金鉴》,而《贯珠集》一书,尚未传播,良可惜哉。至于变通其法而云今昔异宜者,如陶节庵、高鼓峰辈,虽亦代有传书,而莫如戈存橘之《补天石》为最,举凡四时感症,无论正伤寒、类伤寒,分条辨治,各极其妙,可谓博而详,详而约矣。其书板废之后,莫之再镂者,余实不得其解,欲将戈、尤二君之书合镌行世,一则由证以立法,一则由法以辨证,相为经纬,了如指掌,窃以为凡属感症,止须读此二书,思过半矣。无如力不从心,因循未镂,今老矣,有志而不逮矣,爱纪数语,以俟诸同学,或有意见相同者否。

- 读《伤寒补天石》、《贯珠集》二书合记《吴医汇讲》
- 读《全体新论》《重庆堂随笔》
- 读《伤寒论》附记《吴医汇讲》
- 读《内经》注疑五条《读医随笔》
- 读《伤寒论》杂记《读医随笔》
- 读《经脉篇》书后《研经言》
- 读法总纲《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读《金匮》书后《研经言》
- 读法总结《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独自草《证类本草》
- 读缓字法《三指禅》
- 独语《常见病自测》
- 读经开智《思考中医》
- 独语《中医名词词典》
- 读伤寒论十方读法五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独用藤《证类本草》
- 读伤寒论杂记四篇《伤寒补例》
- 独用将军《证类本草》
- 读伤寒书当先观阳症论《松峰说疫》
- 独阴《中医词典》
- 读书必须汇参《吴医汇讲》
- 独叶一枝花《滇南本草》
- 读书必须隅反《吴医汇讲》
- 独特型网络调节《医学免疫学》
- 读书十则(有小序)《吴医汇讲》
- 独特型网络激活《医学免疫学》
- 读书损目《中医词典》
- 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缺陷学说《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读书须辨讹字《吴医汇讲》
- 独特型发现《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读书须看反面《吴医汇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