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真传》书籍目录

经云∶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暑者,热火之气也。天有此热火之气,人亦有此热火之气。无分四时寒暑,凡病三阳,而见热火之证,皆可言暑。是寒也,暑也,即阴阳之气也。今人不明人身运气之理,遇炎天酷暑之病,不曰伤暑,即曰中暑香薷石膏竹叶、芩、连,概投混施,其杀人不知几许矣!夏月之时,世人尽知有暑,用寒凉之药,人皆曰宜也。服之不愈,则更服之,更服不愈,则频服之,虽至于死,亦无怨言。若遇明者,洞鉴其源,投以温药,人皆曰不宜也。服之不效,必不再服,其心皇皇曰∶此暑病也,可服热药乎?清凉之药,恣意投之,厥身已毙,仍咎热药之非,则夏月寒凉杀人,所必不能免者。夫不能免而欲求其免,其在刍言之可听乎!盖暑者,四时之一气也,暑何害于人哉!如暑而必伤人也,则长夏之时,尽人当病,何以烈日中奔走劳形者不病,而避暑于高堂大厦者反病耶?须知人病,皆其自取。吾身五运安和,六气均平,虽日在暑中而不病。若五运有亏,六气不振,阴虚则阳盛而热证生,阳虚则阴盛而寒证起,寒病、暑病随人身阴阳之气而化生者也。如寒邪伤阳而化病,寒亦为热;暑邪伤阴而化病,暑亦为寒。苟不以人身气化之寒暑为凭,而以天气之寒暑为定,真杀人不用刃矣!且夏月之时,人身上热下寒,一如天气虽暑,地下则寒,不观井中水冷之极乎?人身丹田之气,地下之水,亦若是也。凡治病者必顾其本,惟夏月之病,当温补者,什之七八,宜凉泻者,什之二三。凡人肾气有余,形体不劳,但感风暑。化为热病,则香薷、白虎,一剂而痊,西瓜、凉水,服之而愈。医见其痊愈也,遇暑邪入脏之证,亦以此药治之,则一剂而殂者,比比矣。酷暑炎炎,朝病夕死,人谓疫气流行而死者,皆因暑邪入脏病也。其病五六日而死者,亦因阳气尽泄于外,谷气不入,肾气有亏,真气内脱而死也。如是之病,惟参、 、桂、附可以疗之。疗之而尽人皆愈也,人或信之;疗之而间有一二不及疗者,人必疑之而非之矣。余尝思子产论政云∶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弱,民狎而玩之,故多死焉。今人畏热药而喜寒凉,又何怪乎其多死哉!(戒人当暑月中,须知兼杂虚寒之证,不可恣意凉散。然言之未免太过,读者当识其大旨,勿以辞害意可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真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真传》书籍目录
  1. 《医学真传》
  2. 《眉寿堂方案选存》
  3. 《也是山人医案》
  4. 《叶天士医案精华》
  5. 《金匮钩玄》
  6. 《邵兰荪医案》
  7. 《陈氏幼科秘诀》
  8. 《银海指南》
  9. 暑(参绪论暑证)《张氏医通》
  10. 《友渔斋医话》
  11. 暑:第十四五苓散合天水散《河间伤寒心要》
  12. 《丹溪治法心要》
  13. 暑病《中医名词词典》
  14. 《冷庐医话》
  15. 暑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6. 《儒门事亲》
  17. 暑病《中医词典》
  18. 《本草求真》
  19. 暑病《明医杂着》
  20. 《古今医案按》
  21. 暑病《温病正宗》
  22. 《临证指南医案》
  23. 暑病辨脉《温病正宗》
  24. 《医述》
  25. 暑病表证《伤寒总病论》
  26. 《续名医类案》
  27. 暑病的中医食疗《老年食养食疗》
  28. 《续名医类案》
  29. 暑病方二道《温热暑疫全书》
  30. 《推求师意》
  31. 暑病方论《温热暑疫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