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以昼夜静剧辨阴阳气血篇
(出丹溪)
昼则增剧 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气病而血不病也。
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血病而气不病也。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盛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热入血室。)昼则发热烦躁,夜亦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也。(补阴泻阳。)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气自盛于阴分也。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冒于阳中也。夜则恶寒,昼亦恶寒,是重阴无阳也。(补阳泻阴。)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按∶昼夜静剧,仍须辩证之寒热有余不足。即如昼静夜剧,其证见阳热之有余者,是阳陷入阴也。其证见阴寒之不足者,是阴气自盛也。其证见虚热而不甚者,则为阴虚,而非阳盛矣。其证见微寒而不甚者,又为阳虚,而非阴盛矣。余根据此例推之。更有寒热日夜数过,寒已即热,热已复寒,无已时者,在初病为风气太盛,所谓风胜则动也。在汗后为里邪外争,在下后为外邪内争,皆为阴阳不和,而有病进病退之别也。在久病为阴阳败乱,元气无主也。

- 诸病以昼夜静剧辨阴阳气血篇《形色外诊简摩》
- 诸病以肥瘦决难治易治篇《形色外诊简摩》
- 诸病应忌药总例《药症忌宜》
- 诸病宜忌之脉《诊家正眼》
- 诸病应用方《幼科释谜》
- 诸病通用药《新修本草》
- 诸病应用方《幼科释谜》
- 诸病所属《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诸病有声《中医词典》
- 诸病所属《推拿抉微》
- 诸病在阴在阳并用针药论《普济方·针灸》
- 诸病死证《景岳全书》
- 诸病主药《万病回春》
- 诸病死脉《脉确》
- 诸不治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诸病水液《中医词典》
- 诸部经络发明《类经图翼》
- 诸病求源论《冯氏锦囊秘录》
- 诸部经穴次序《类经图翼》
- 诸病患闻药即吐者《奇效简便良方》
- 诸草有毒《证类本草》
- 诸病胕肿《中医词典》
- 诸潮亦能发麻《麻科活人全书》
- 诸痹统论《圣济总录》
- 诸迟《寿世保元》
- 诸痹门《古今名医汇粹》
- 诸虫《中医名词词典》
- 诸痹《灵素节注类编》
- 诸虫《景岳全书》
- 诸痹《医学纲目》
- 诸虫《续名医类案》
《形色外诊简摩》
- 作者:周学海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卷上形诊总义
- 卷上形诊生形类
- 卷上形诊病形类
- 卷下色诊面色总义
- 卷下色诊面色应病类
- 卷下色诊目色应病类
- 卷下色诊舌色应病类
- 卷下外诊杂法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