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以肥瘦决难治易治篇
脉一来而久住者,宿病在心主中治。脉二来而久住者,病在肝支中治。脉三来而久住者,病在脾下中治。
脉四来而久住者,病在肾间中治。脉五来而久住者,病在肺支中治。五脉病,虚羸人得此者死。所以然者,药不得而治,针不得而及。盛人可治,气全故也。(《脉经》。)
曹山跗,病肺消瘅,加寒热,不治。所以然者,其人尸夺,尸夺者形弊,形弊者不当关灸 石及饮毒药也。
齐丞相舍人奴伤脾,法当至春死,乃至四月泄血死者,诊其人时愈顺,愈顺者人尚肥也。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炙于火而以出,见大风也。(原文,一愈顺及一时。又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上仓公传。)
《续名医类案》载∶白云集万 家贫,右臂痿废。一旦遇人谓之曰∶汝少饶今涩,怒盛于肝,火起于脏也。因扪右臂曰∶幸尚瘦,可治也。武夷茶,涧水饮之,久自愈。合前诸论案,若不相合者。盖尝思之,肢臂痿废者,正气不至其处,则喜其瘦,为邪气亦所不居,充其正气而可复也。虚损发于五脏,见于周身,则喜其肥,为津液尚未销尽,扶其正气而可复也。然肥瘦亦须不失常度,若瘦如枯柴,肥如腐尸,岂可为哉。
凡患香港脚诸风,其人本黑瘦者易治,肥大肉浓赤白者难愈。黑人耐风湿,赤白不耐风湿也。瘦人肉硬,肥人肉软,肉软则受疾至深矣。(《千金方》。)
此论其人之本肥本瘦也,故与上文因病变肥变瘦者不同,肥人肉淖理疏,邪气易于深入,而痰多气滞,又难于出,故难治也。凡痈疽痿痹者,俱当根据此例诊之。
肥人多中风,以形浓气虚难以周流,气滞痰生,痰积生火,故暴厥也。瘦人阴虚,血液衰少,相火易亢,故多劳嗽。张石顽尝谓有人年盛体丰,冬时腰痛,不能转侧,怯然少气,足膝常冷。与肾气丸不应,反转寒热喘满者,肥人多湿。脉沉者,湿遏气脉也。腰痛不能转侧者,湿伤经络也。怯然少气者,湿干肺胃,气不舒也。足膝常冷者,阳气不能四达也。法当散气行血,以助流动,而反与滋腻养荣,宜其增剧也。

- 诸病以肥瘦决难治易治篇《形色外诊简摩》
- 诸病宜忌之脉《诊家正眼》
- 诸病以昼夜静剧辨阴阳气血篇《形色外诊简摩》
- 诸病通用药《新修本草》
- 诸病应忌药总例《药症忌宜》
- 诸病所属《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诸病应用方《幼科释谜》
- 诸病所属《推拿抉微》
- 诸病应用方《幼科释谜》
- 诸病死证《景岳全书》
- 诸病有声《中医词典》
- 诸病死脉《脉确》
- 诸病在阴在阳并用针药论《普济方·针灸》
- 诸病水液《中医词典》
- 诸病主药《万病回春》
- 诸病求源论《冯氏锦囊秘录》
- 诸不治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诸病患闻药即吐者《奇效简便良方》
- 诸部经络发明《类经图翼》
- 诸病胕肿《中医词典》
- 诸部经穴次序《类经图翼》
- 诸痹统论《圣济总录》
- 诸草有毒《证类本草》
- 诸痹门《古今名医汇粹》
- 诸潮亦能发麻《麻科活人全书》
- 诸痹《灵素节注类编》
- 诸迟《寿世保元》
- 诸痹《医学纲目》
- 诸虫《中医名词词典》
- 诸暴强直《中医词典》
- 诸虫《景岳全书》
《形色外诊简摩》
- 作者:周学海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卷上形诊总义
- 卷上形诊生形类
- 卷上形诊病形类
- 卷下色诊面色总义
- 卷下色诊面色应病类
- 卷下色诊目色应病类
- 卷下色诊舌色应病类
- 卷下外诊杂法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