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梅核气喉喑论

《疡科心得集》书籍目录

梅核气者,乃痰气结于喉中如块,咽之不下,吐之不出。《金匮》云∶妇人咽中有如炙脔,半夏浓朴汤主之。炙脔者,干肉也。此病不因肠胃,故不碍饮食、二便,不因表邪,故无骨疼、寒热,乃为积寒所伤,不与血和,血中之气溢而浮于咽中,得水湿之气凝结难移。

男子亦间有之。药用半夏浓朴汤,乃二陈汤陈皮甘草,加浓朴紫苏生姜也。专治妇人七情之气,郁滞不散,结成痰涎;或如梅核在咽,咯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畅;或痰饮中滞,呕逆恶心,并可取效。盖半夏消痰降逆,浓朴散结,生姜茯苓宣至高之滞而下其湿,苏叶味辛气香、色紫性温,能入阴和血,则气与血和,不复上浮也。

喉喑者,谓有言而无声。由风火侵肺,误服寒凉生冷。音雌者轻,虚痨肺损音哑者难治。又病患瘥后,气短及声不出者,皆肺气不行,宜服降气汤,多加前胡,临服加姜汁以佐之。又妇人有子喑病,经云∶妇人重身九月而喑者,胞之络脉绝也,无治,当十月复。谓胎至九月,儿体已长,胞宫之络脉,系于肾经者,阻绝不通,故间有是证。盖肾经之脉,上系舌本,脉道阻绝,则不能言,至十月分娩后,而自能言,不必加治,治之当补心肾。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疡科心得集》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疡科心得集》书籍目录
  1. 辨梅核气喉喑论《疡科心得集》
  2. 辨毛发《医学摘粹》
  3. 辨面色论《重楼玉钥》
  4. 辨脉有亢制《诊脉三十二辨》
  5. 辨明伤寒时疫《温疫论》
  6. 辨脉阴阳四时逆从病状《灵素节注类编》
  7. 辨明致妄之由(易去惊字)《幼幼集成》
  8. 辨脉阴阳大法《脉经》
  9. 辨木舌舌衄论《疡科心得集》
  10. 辨脉形及变化所主病证法《全生指迷方》
  11. 辨目色《医学摘粹》
  12. 辨脉无根《诊脉三十二辨》
  13. 辨耐修药表并药忌《白喉条辨》
  14. 辨脉提纲《温病正宗》
  15. 辨男女脉法《女科秘要》
  16. 辨脉太过不及中外异病《灵素节注类编》
  17. 辨男女脉异《诊脉三十二辨》
  18. 辨脉平病死旺之象《灵素节注类编》
  19. 辨男女以左右气血论《女科经纶》
  20. 辨脉论《伤寒大白》
  21. 辨男女以左右阴阳虚实论《女科经纶》
  22. 辨脉法正误《医宗金鉴》
  23. 辨男女以左右之疾胜《女科经纶》
  24. 辨脉法篇《医宗金鉴》
  25. 辨男女以左右之脉《女科经纶》
  26. 辨脉法(胎产须知)《古今医统大全》
  27. 辨囊痈悬痈论《疡科心得集》
  28. 辨脉法《伤寒论》
  29. 辨脑疽对口论《疡科心得集》
  30. 辨脉法《银海指南》
  31. 辨内伤寒认作瘟疫《松峰说疫》

《疡科心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