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

《活幼心书》书籍目录

《内经/疟论》云∶ 疟皆生于风,而发作有时何也。岐伯曰∶夏伤于暑,秋必病疟。

谓腠理开而汗出遇风,或得于澡浴,水气舍于皮肤,因卫气不守,邪气并居,其疾始作。

伸欠寒栗,腰背俱痛,骨节烦疼,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而渴。乃阴阳二气交争,虚实更作而然。阴气独胜则阳虚,故先寒战栗,腰背头项骨节皆痛。阳气独胜则阴虚,故先热,发时不嗜食,善呕头疼腰痛,小便不利,阴盛阳虚,则内外皆寒。阳盛阴虚,则内外俱热,此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蕴积痰饮,病气与卫气并居,故病日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薄五脏,六气深入,不能与卫气俱出,则间日而作,当卫气所至,病气所在,则发。在阳则热,在阴则寒,经曰∶亢则害,极乃反。俟阴阳各衰,卫气与病气相离则病休。阴阳相搏,卫气与病气再集则病复。各随其卫气之所在,与所中邪气相合而然也。先寒后热者,先伤寒而后伤风,名曰寒疟。先热后寒者,先伤风而后伤寒,名曰温疟。但热不寒者名曰瘅疟,身重寒热,骨节痛,腹胀满,自汗善呕,名曰湿疟。但寒不热者。名曰牝疟。盖疟之为病,而证状非一。故处方之制,随其阴阳虚实,脉病证治,汗吐下温,对证施剂,以平为期。然百病中人,必因其正气之虚,感受邪气,留而不去,其病为实,自表传里,先汗后下,古今不易。盖治疟之法,必须先表,用百解散,水姜、葱煎投,次小柴胡汤,加桂,水、姜、枣煎服,以和解表里之邪,自然作效。若表里实,用当归散、五和汤,或乌犀丸六圣丸下之,匀气散止补,后以藿香饮草果良姜,水、姜、枣煎投,正胃气,去寒邪,则自平复。如解表后,寒热往来,以二仙饮三圣丸截之。寒热既除,用平胃散茴香汤和匀,盐汤空心调服。温胃燥脾,进饮食,使中州之土既实,则外邪不战而自屈,此为明论。有寒多热少经久不愈,致脾胃弱,饮食减,神色慢,二姜丸主之,及清脾汤为治。每见治疟不明理者,多取草药挪水冷服,或露而投之,水伤脾胃,耗损真元,变证百出,或传成浮肿,或转作疳泻,或变为冷痢,致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因而不救者有之。且婴孩娇脆,何堪用以草药服饵?为医为父母者,切宜戒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活幼心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活幼心书》书籍目录
  1. 疟疾《活幼心书》
  2. 疟疾《友渔斋医话》
  3. 疟疾《古今医彻》
  4. 疟疾《幼科释谜》
  5. 疟疾《幼科折衷》
  6. 疟疾《医宗己任编》
  7. 疟疾《中医内科学》
  8. 疟疾《麻科活人全书》
  9. 疟疾《厘正按摩要术》
  10. 疟疾《脉症治方》
  11. 疟疾《经验丹方汇编》
  12. 疟疾《医学实在易》
  13. 疟疾《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4. 疟疾《文堂集验方》
  15. 疟疾《时方妙用》
  16. 疟疾《回春录》
  17. 疟疾《医学三字经》
  18. 疟疾《推拿抉微》
  19. 疟疾《叶天士医案精华》
  20. 疟疾《明医杂着》
  21. 疟疾《妇科心法要诀》
  22. 疟疾《仁术便览》
  23. 疟疾《眉寿堂方案选存》
  24. 疟疾《急救广生集》
  25. 疟疾《慈幼便览》
  26. 疟疾《医学心悟》
  27. 疟疾《盘珠集胎产症治》
  28. 疟疾《医学摘粹》
  29. 疟疾《评注产科心法》
  30. 疟疾《医学摘粹》
  31. 疟疾《针灸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