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单腹胀方

《医学实在易》书籍目录

胃苓散(见泄泻

圣术煎脾虚作胀,及久患吐泻等症。

白术(微炒,一两) 陈皮(二钱) 干姜(三钱) 肉桂(二钱

水煎服。虚甚,加附子

白术补脾,脾得补则善运,善运则食消而胀去。欲其运多于补,则生用;欲其补多于运则熟用。凡药生则行速,熟则行缓,自然之理也。若炒焦,则全失其本性,反令损脾增胀。

陈皮达结气于外,干姜祛寒气于中,肉桂化太阳之气于下。下焦气化,而上中二焦之气亦治,此景岳新方中之第一方也。

连理丸腹胀如箕,时吐酸水者,又治久泻如神。

人参 白术 干姜 川连(各二两) 炙草(一两

蜜丸,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日两服。

喻嘉言云∶“酸水时吐时生,为单腹膨胀,及心、胸、腹、胁俱痛,不用八味地黄丸,为柔中之刚,而用此丸为刚中之柔,取其大苦大辛,能变胃而不为胃变也。”愚按∶以白术易苍术,其力更大。

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 治气分,心下坚大能如盘,边如旋杯。

桂枝 生姜(各三钱) 炙草 麻黄 细辛(各二钱) 附子(一钱) 大枣(四枚)

水三杯二分,先煮麻黄至二杯二分,去沫,入诸药,煎八分温服,日夜三服,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此症是心肾交病,上不能降,下不能升,日积月累,如铁石难破。方中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以和其上;而复用麻黄、附子细辛少阴的剂,以治其下;庶上下交通而病愈,所谓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也。

枳术汤 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而不如旋杯,邪尚散漫未结,虽坚大而不满痛也,水饮所作(《金匮》特提水饮,所以别于气分也。

枳实(二钱) 白术(四钱

水煎服,日三服,腹中 即当散也。言水饮所以别于气分也,气无形以辛甘散之,水有形以苦泄之,方中取白术之温以健运,枳实之寒以消导,意深哉。胃为阳,阳常有余;脾为阴,阴常不足;胃强脾弱,则阳与阴绝矣。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水饮作矣。方中用术以补脾,用枳以抑胃,脏腑分理,所以治水饮之原易,老逞其庸浅之见,变汤为丸,只认为一补一消之法,学人切勿述此陋语,为有识者笑。

四七汤 胀而属七情所致者,宜此汤主之。

半夏 茯苓(各三钱) 浓朴(二钱) 苏叶(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服。

此方妙在紫苏叶一味以散结,香以醒脾,而顺气消胀行水乃其余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实在易》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实在易》书籍目录
  1. 鼓胀单腹胀方《医学实在易》
  2. 鼓胀(与喘参看)《医学入门》
  3. 鼓胀根原《四圣心源》
  4. 鼓胀(余见腹胀)《针灸资生经》
  5. 鼓胀兼目疾论《银海指南》
  6. 鼓胀《金匮钩玄》
  7. 鼓胀论《格致余论》
  8. 鼓胀《中医内科学》
  9. 鼓胀门《张氏医通》
  10. 鼓胀《校注医醇剩义》
  11. 鼓胀门《医方考》
  12. 鼓胀《校注医醇剩义》
  13. 鼓胀门(附水肿)《丹台玉案》
  14. 鼓胀《仁术便览》
  15. 鼓症《医宗己任编》
  16. 鼓胀《医学心悟》
  17. 鼓症《友渔斋医话》
  18. 鼓胀《丹溪心法》
  19. 鹘嘲《医学入门》
  20. 鼓胀《明医指掌》
  21. 鹘嘲《证类本草》
  22. 鼓胀《灵素节注类编》
  23. 鹘眼凝睛《银海精微》
  24. 鼓胀《医经原旨》
  25. 鹘眼凝睛歌《医宗金鉴》
  26. 鼓胀《万病回春》
  27. 鹘眼凝睛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28. 鼓胀《普济方·针灸》
  29. 鹘眼凝晴歌《眼科心法要诀》
  30. 鼓胀《寿世保元》
  31. 鹘眼凝脂《明目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