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汗备方
仲景《伤寒论》∶“师曰∶‘黄汗为病,身体肿发热,出汗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也。’问曰∶‘从何得之。’师曰∶‘以汗出,水入汗孔,水从外入而得之,宜黄 芍药桂心酒汤主之’。”
黄 (五两) 芍药(三两) 桂心(三两
上三味切,以苦酒一升,水七升和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正当心烦也。至六、七日,稍稍自除,其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清酰代酒,忌生葱。
又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则汗出。又身常夜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即发热者,久久身必甲错也,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也。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 , 则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驰痛,如虫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者名曰黄汗,桂枝汤加 主之。
桂枝 芍药 炙草 生姜(各三两) 黄 (五两) 大枣(十二枚
水煎。
疗黄胆身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出者衣皆黄,黄汗吴蓝汤方。
水煎。

- 黄汗备方《医学实在易》
- 黄汗《医学三字经》
- 黄汗方三首《外台秘要》
- 黄汗《丹台玉案》
- 黄汗候《诸病源候论》
- 黄汗《医学摘粹》
- 黄汗身肿《中医词典》
- 黄汗《症因脉治》
- 黄汗身肿《症因脉治》
- 黄汗《医学纲目》
- 黄汗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黄汗《中医词典》
- 黄河《中医词典》
- 黄汗《圣济总录》
- 黄褐斑《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黄汗《中医名词词典》
- 黄褐斑《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黄桂枝五物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黄褐斑《自我调养巧治病》
- 黄冠道人《中医词典》
- 黄褐侯《证类本草》
- 黄瓜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 黄褐侯肉《饮食须知》
- 黄瓜痈《外科心法要诀》
- 黄褐厚腻苔清化漫笔《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黄瓜痈《医宗金鉴》
- 黄褐厚腻苔清化漫笔《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黄瓜痈《中医词典》
- 黄鹤丹《韩氏医通》
- 黄瓜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黄护草《千金翼方》
《医学实在易》
-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卷一
- 十二官
- 六脏六腑纳甲诗
- 内景说
- 心说
- 肝说
- 脾说
- 肺说
- 肾说
- 胃说
- 胆说
- 大肠小肠说
- 三焦说
- 手心主说(即心包络)
- 膀胱说
- 命门说
- 附录高士宗部位说
- 经络易知
- 四诊易知
- 望色说
- 望色诗
- 辨舌说
- 辨舌诗
- 闻声诗
- 其二(僧自性着)
- 问证说
- 问证诗
- 切脉说
- 《内经》分发脏腑
- 王叔和分发脏腑
- 李濒湖分发脏腑
- 张景岳分发脏腑
- 寸关尺分诊三焦
- 脉法统论
- 持脉秘旨
- 新着八脉四言诗
- 七怪脉四言诗
- 妇人科诊脉四言诗
- 小儿验纹按额诊脉四言诗
- 诊脉别解一
- 诊脉别解二
- 《内经》诊法
- 附录徐灵胎诊脉决死生论
- 拟补徐灵胎诊脉论诗
- 运气易知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表证诸方
- 卷七
- 卷七
- 卷八
- 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