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促诗
喘分内外实虚医,内(饮小半)夏(汤)外感(小青)龙两路驰,气阻实痰葶苈下(大枣泻肺汤。)肺为实胀越婢(汤)施,虚而不运(脾虚不运)六君(子汤)助,虚若离根(肾气上奔)真武(汤)追,导引利便(小便呼吸辨(呼气短,宜从太阳以化气;吸气短,宜从少阴以纳气,)桂甘(苓桂甘术汤)肾气丸古遗规(此首限于字母,四字化为六字,俱要平提明提出,故不能合法。
哮症,寒邪伏于肺 ,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役劳房劳亦发。一发则肺 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野狼狈相根据,窒塞关隘,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其痰,鼾 有声,非泛常之药所能治,宜圣济射干丸主之。然涤痰虽为得法,又必于潜伏为援之处,断其根株,须灸肺 、膏肓、天突诸穴。此证原非因热所致,缘《内经》有“诸逆上冲皆属于火”之句,故与喘促均列于热证。

- 喘促诗《医学实在易》
- 喘促《评注产科心法》
- 喘促胸痹《卫生宝鉴》
- 喘促《时方妙用》
- 喘动《中医词典》
- 喘促《医学从众录》
- 喘喝《中医词典》
- 喘促《竹林女科证治》
- 喘吼总括《医宗金鉴》
- 喘促《医学心悟》
- 喘吼总括《杂病心法要诀》
- 喘促《医学摘粹》
- 喘呼《中医词典》
- 喘促《医学摘粹》
- 喘呼逆息《中医词典》
- 喘促《中医词典》
- 喘及短气《痰火点雪》
- 喘促《景岳全书》
- 喘急《中医名词词典》
- 喘促《中医名词词典》
- 喘急《景岳全书》
- 喘喘《中医词典》
- 喘急《麻疹阐注》
- 喘喘《止园医话》
- 喘急《医宗金鉴》
- 喘部《本草易读》
- 喘急《冯氏锦囊秘录》
- 喘不得卧《医学纲目》
- 喘急《续名医类案》
- 喘病章《医学妙谛》
- 喘急《证治准绳·疡医》
《医学实在易》
-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卷一
- 十二官
- 六脏六腑纳甲诗
- 内景说
- 心说
- 肝说
- 脾说
- 肺说
- 肾说
- 胃说
- 胆说
- 大肠小肠说
- 三焦说
- 手心主说(即心包络)
- 膀胱说
- 命门说
- 附录高士宗部位说
- 经络易知
- 四诊易知
- 望色说
- 望色诗
- 辨舌说
- 辨舌诗
- 闻声诗
- 其二(僧自性着)
- 问证说
- 问证诗
- 切脉说
- 《内经》分发脏腑
- 王叔和分发脏腑
- 李濒湖分发脏腑
- 张景岳分发脏腑
- 寸关尺分诊三焦
- 脉法统论
- 持脉秘旨
- 新着八脉四言诗
- 七怪脉四言诗
- 妇人科诊脉四言诗
- 小儿验纹按额诊脉四言诗
- 诊脉别解一
- 诊脉别解二
- 《内经》诊法
- 附录徐灵胎诊脉决死生论
- 拟补徐灵胎诊脉论诗
- 运气易知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表证诸方
- 卷七
- 卷七
- 卷八
- 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