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诗

《医学实在易》书籍目录

诸风眩掉属于肝,麻术(加入)二陈(汤)治不难,一味鹿茸虚必仗,大黄泻火却相安。

咳嗽病,五脏六腑皆有之,然必传之于肺而始作。《内经》云∶“皮毛者,肺之合也。”

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凡内外合邪之咳嗽,不外小青龙汤加减。然“合”之一字,喻嘉言推开立论,最有意义∶“肺如钟焉,外受六淫之邪汤气,自外叩之则鸣,内伤七情色欲积损之病气,自内叩之亦鸣,鸣即咳嗽之确象也。”故凡诸病之气,合于肺则为咳嗽,不合则不咳嗽。本证无一定之方,然水饮二字,为咳嗽之根。《伤寒论》云∶“咳嗽者,去人参。”以人参多液,助水饮也。故《金匮》以小青龙一方加减为五方,皆以行水为主也。麻黄桂芍可以去取,干姜细辛五味子三味必不可离,寒者可加附子,热者可加石膏大黄,湿者可加白术茯苓,燥者可加天门冬麦门冬阿胶玉竹枇杷叶,下虚者可加巴戟天鹿角胶,上虚者可加黄 、白术,痰多者可加桑白皮茯苓。孙真人颇得其秘。此证不专在表,而肺主皮毛,故亦列于表证。(经解)《素问咳论》岐伯曰∶“五脏六腑皆令咳,不独肺也。”又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示从容论》曰∶“咳嗽烦冤者,是皆肾气之逆也。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阴阳应象大论》曰∶“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灵枢·论疾诊尺》亦云。《生气通天论》曰∶“秋伤于湿,上逆而嗽。”骆龙吉注云∶“湿本长夏之令,侵过于秋,肺受湿伤,至冬坎水用事,而咳嗽生焉。”何柏斋曰∶“《病机机要》谓咳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嗽无声而有痰,脾动湿而有痰,咳嗽有声有痰,因肺气动于脾湿,咳而又嗽也。”窃谓此论咳嗽二证,盖倒说也。肺为气主,而声出焉,肺伤寒饮,郁而为痰,声欲上出,为痰所郁,故相攻而作声,痰出声乃通利,斯谓之咳。外感风寒,肺管为寒气所束,声出不利,故亦相攻作声,然无物也,斯谓之嗽,咳字从亥,亥者有形之物也。故果核草核,皆从亥复有隔阂之义。嗽字从束从吹,此古人制字之妙,此二证之所以分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实在易》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实在易》书籍目录
  1. 眩晕诗《医学实在易》
  2. 眩晕痧脉辨《痧胀玉衡》
  3. 眩晕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4. 眩晕秘方《华佗神方》
  5. 眩晕者无痰不作《医学传心录》
  6. 眩晕门《张氏医通》
  7. 眩晕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8. 眩晕脉案《类证治裁》
  9. 眩晕总论《症因脉治》
  10. 眩晕论治《类证治裁》
  11. 眩运《景岳全书》
  12. 眩晕昏冒《沈氏女科辑要》
  13. 眩运《中医词典》
  14. 眩晕方《医学三字经》
  15. 眩运《杂病广要》
  16. 眩晕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17. 眩运《医学正传》
  18. 眩晕部《本草易读》
  19. 眩运《丹溪治法心要》
  20. 眩晕(附头昏)《急诊医学》
  21. 眩转《中医词典》
  22. 眩晕(动脉硬化、高血压)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3. 眴(xuàn,音眩)仆《中医词典》
  24. 眩晕《神经病学》
  25. 眴目《中医名词词典》
  26. 眩晕《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7. 眴仆《中医名词词典》
  28. 眩晕《博济方》
  29. 碹根疳《中医词典》
  30. 眩晕《灸法秘传》
  31. 薛宝田《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