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痞气奔豚方
加味平胃散 治积气痞块, 瘕等症。
苍术 陈皮 浓朴 甘草 瞿麦 麦芽 川芎(各五钱) 沉香 木香(各一钱五分) 大黄(酒浸三两
共为末,每服三钱,姜汤下,忌油腻动风之物及房事一月。药须黄昏服,勿食晚饭,大小便见恶物为度。加减详本论。
炙草 川芎 当归 黄芩 白芍(各二钱) 半夏 生姜(各四钱) 生葛(五钱) 李根白皮(三钱
水三杯,煎八分服。
上升下降,无论邪正之气,未有不由少阳,以少阳为阴阳之道路也,阴阳相搏,则腹痛。方中有芎、归、芍药以和阴,生姜以通阳,又有半夏安胃,甘草益脾,分理阴阳之交争,而腹痛可愈矣。气升则热,方中有李根白皮以降之,气降则寒,方中有生葛根以升之,升降得宜,而寒热可愈矣。且黄芩一味,为少阳遄药,观《伤寒论》大、小柴胡等汤,皆用此味,可知千变万化中,按定六经之法,不逾一黍也。

- 积聚痞气奔豚方《医学实在易》
- 积聚痞块穴《中医词典》
- 积聚诗《医学实在易》
- 积聚痞块《丹溪心法》
- 积聚统论《圣济总录》
- 积聚痞结《卫生易简方》
- 积聚统论《金匮翼》
- 积聚凝滞五噎膈气《普济本事方》
- 积聚痛《明医指掌》
- 积聚难证《杂病心法要诀》
- 积聚心腹痛方三首《外台秘要》
- 积聚难证《医宗金鉴》
- 积聚心腹痛候《诸病源候论》
- 积聚门(附虫积)《王旭高临证医案》
- 积聚心腹胀满《圣济总录》
- 积聚门《养生导引法》
- 积聚心腹胀满方一首《外台秘要》
- 积聚门《养生导引秘籍》
- 积聚心腹胀满候《诸病源候论》
- 积聚门《张氏医通》
- 积聚宿食不消《圣济总录》
- 积聚脉候《类证治裁》
- 积聚宿食寒热方四首《外台秘要》
- 积聚脉案《类证治裁》
- 积聚宿食候《诸病源候论》
- 积聚论治《类证治裁》
- 积聚证治《育婴家秘》
- 积聚论《古今医彻》
- 积聚证治《医宗金鉴》
- 积聚瘕僻痞块《医学传灯》
- 积聚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医学实在易》
-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卷一
- 十二官
- 六脏六腑纳甲诗
- 内景说
- 心说
- 肝说
- 脾说
- 肺说
- 肾说
- 胃说
- 胆说
- 大肠小肠说
- 三焦说
- 手心主说(即心包络)
- 膀胱说
- 命门说
- 附录高士宗部位说
- 经络易知
- 四诊易知
- 望色说
- 望色诗
- 辨舌说
- 辨舌诗
- 闻声诗
- 其二(僧自性着)
- 问证说
- 问证诗
- 切脉说
- 《内经》分发脏腑
- 王叔和分发脏腑
- 李濒湖分发脏腑
- 张景岳分发脏腑
- 寸关尺分诊三焦
- 脉法统论
- 持脉秘旨
- 新着八脉四言诗
- 七怪脉四言诗
- 妇人科诊脉四言诗
- 小儿验纹按额诊脉四言诗
- 诊脉别解一
- 诊脉别解二
- 《内经》诊法
- 附录徐灵胎诊脉决死生论
- 拟补徐灵胎诊脉论诗
- 运气易知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表证诸方
- 卷七
- 卷七
- 卷八
- 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