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症反胃方

《医学实在易》书籍目录

左归饮(方见头痛) 此方加生地当归,能滋阳明之阴,以去胃口伏邪之燥火,去茯苓者,恐其旁流入坎,不如专顾阳明之速效也。

三一承气汤(见瘟疫) 附子理中汤(即理中汤附子

真武汤 治少阴呕逆,腹痛溺短,及治一切水症。

茯苓 白芍 生姜(各三钱) 白术 附子(各二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生姜之辛温以利气,气化则水行矣。时医疑生姜发汗,而以干姜代之,岂知干姜守而不走,大失此方之本旨。若再炮黑,或加肉桂,更为无知妄作矣。

吴茱萸汤(见上头痛) (大、小)柴胡汤泻心汤(俱见《伤寒论

越鞠丸(丹溪) 治一切郁病。

香附 苍术 抚芎 栀子 六神曲(各等分)或丸或煎随宜

大半夏汤

半夏(洗去涎,六钱) 人参(三钱) 白蜜(八钱

水三杯半,和蜜扬二百四十遍,煎八分服。

此方用水之多,取其多煮白蜜,去其寒而用其润,俾粘腻之性,流连于胃,不速下行,而半夏人参之力,可以徐徐斡旋于中,非参透造化之理者,不能悟及。隔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冲脉不治,取之阳明,仲景以半夏降冲脉之逆,即以白蜜润阳明之燥,加人参以生既亡之津液,用甘澜水以降逆上之水饮,古圣之经方,惟仲景能用之。

不换金正气散 杨仁斋曰∶“脾气虽强,肾气不足,故饮食下咽,大肠为之飧泄也,煎不换金正气散,吞下安肾丸。”

苍术(泔浸) 陈皮(各二钱半) 浓朴(姜制,二钱) 甘草(蜜炙) 藿香(各一钱) 半夏(汤泡七次,钱半

上用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吞下安肾丸

安肾丸 治肾气不足,饭后即泄。又《金匮翼》云∶“喘因肾虚,气吸不下者,或因气自小腹下起而上逆者,但经微劳,或饥时即发,宜以六味补阴之属,壮水配火。若足冷面热者,须以安肾之属,导水归元。”

川乌(炮去皮脐) 辣桂(各四两) 白茯苓(去皮) 白术(土炒) 石斛(酒炒) 白蒺黎(炒) 桃仁(去皮尖,炒) 萆 干山药 巴戟天 破故纸 肉苁蓉(酒浸,各十二两

上各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淡盐汤送下。

肾气不足,故用温补诸药以安之。方中桃仁、萆 、蒺黎三味,非思议可及,方意与八味地黄丸同。但八味地黄丸长于利水,未免减其温补之力,而此则用专而力更大也。

二神丸(方用肉豆蔻以补脾,破故纸以安肾,故称二神) 治饭后随即大便。

豆蔻(四两,生) 破故纸(半斤,炒

上各为细末,用肥大细枣取肉研膏,和药杵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饮入盐送下。加木香二两,名三神丸,加茴香一两,名四神丸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实在易》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实在易》书籍目录
  1. 膈症反胃方《医学实在易》
  2. 膈症反胃《医学从众录》
  3. 膈中《中医词典》
  4. 膈症《医宗己任编》
  5. 《本草纲目》
  6. 膈俞《针灸学》
  7. 葛柴茶《茶饮保健》
  8. 膈俞《中医词典》
  9. 葛丹茶《茶饮保健》
  10. 膈俞《针灸大成》
  11. 葛粉《证类本草》
  12. 膈噎论《古今医彻》
  13. 葛粉《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4. 膈噎反胃统论《金匮翼》
  15. 葛粉羹《食物疗法》
  16. 膈噎部《本草易读》
  17. 葛粉羹《饮膳正要》
  18. 膈噎《杂病广要》
  19. 葛粉羹《食疗方》
  20. 膈噎《医学入门》
  21. 葛风茶《茶饮保健》
  22. 膈噎《推求师意》
  23. 葛根《神农本草经》
  24. 膈噎《杂病治例》
  25. 葛根《雷公炮制药性解》
  26. 膈噎《中医词典》
  27. 葛根《千金翼方》
  28. 膈消《中医词典》
  29. 葛根《药笼小品》
  30. 膈消《圣济总录》
  31. 葛根《长沙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