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薯蓣

《本经逢原》书籍目录

山药,因唐代宗名蓣,宋英宗名薯,改名山药

甘平无毒。同面食发动气,微焙用。

《本经》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发明 山药入手足太阴。色白归肺。味甘归脾。大补黄庭,治气不足而清虚热。故《本经》治伤中寒热邪气,补而不滞,温而不热。又能益气力,长肌肉,强阴固肾,止泄精小便频数。肺为肾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金匮》八味丸用以强阴也,薯蓣丸以之为君。而主虚劳不足,风气百病,甘温平补而不碍久积之邪也。其鲜者,和生鲫鱼脑捣敷肿,又捣烂和芎 末白糖霜涂乳癖结块及诸痛日久坚硬不溃。但涂上奇痒不可忍,忍之良久渐止,不过数次即愈。子名零余子,补虚损,强腰脚,益肾。一种曰甘薯,色较薯蓣稍紫,味较薯蓣稍甜,质较薯蓣稍腻,性较薯蓣稍温,补脾强肾之功较薯蓣稍胜。广人以之代粮,今徽宁亦多种之,名曰薯,音孺与薯字形切音并相类,传久之讹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经逢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经逢原》书籍目录
  1. 薯蓣《本经逢原》
  2. 薯蓣《证类本草》
  3. 薯蓣《得配本草》
  4. 薯蓣《医学入门》
  5. 薯蓣《本草崇原》
  6. 薯蓣《本草蒙筌》
  7. 薯蓣《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8. 薯蓣《新修本草》
  9. 薯蓣《名医别录》
  10. 薯蓣《本草经集注》
  11. 薯蓣《侣山堂类辩》
  12. 薯蓣《长沙药解》
  13. 薯蓣《药征续编》
  14. 薯蓣《千金翼方》
  15. 薯蓣《本草乘雅半偈》
  16. 薯蓣《雷公炮炙论》
  17. 薯蓣《本草图经》
  18. 薯蓣《本草纲目》
  19. 薯蓣(山药)《食疗本草》
  20. 鼠粘子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1. 薯蓣半夏粥《医学衷中参西录》
  22. 鼠粘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23. 薯蓣鸡子黄粥《医学衷中参西录》
  24. 鼠粘子《本草择要纲目》
  25. 薯蓣煎《备急千金要方》
  26. 鼠粘子《汤液本草》
  27. 薯蓣苜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28. 鼠攒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29. 薯蓣纳气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0. 鼠疫杆菌的快速检查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31. 薯蓣散《备急千金要方》

《本经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