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衔
苦涩温,无毒。《素问》谓之麋衔,《唐本》曰鹿衔,《千金》曰鹿药草,言鹿有疾,衔此草即瘥也。其叶大而面绿背紫者为真。苏恭言有大小二种。保升言叶似茺蔚,丛生,有毛者,吴凤草也。
《本经》主风湿痹,历节痛,惊痫吐血,悸气贼风,鼠 痈肿。
发明 鹿衔《本经》专主风湿痹,历节痛,《素问》同泽术治酒风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之病,亦取其能除痹着血脉之风湿也。又治惊痫悸气,吐咯诸血,以其能走胃与肾肝血分,专理血中邪湿,而无留滞之患。近世治吐血、咯血用之,以其能温补冲督之精血也。陕人名为鹿胞草,言鹿食此,即能成胎。其性温,补下元可知。今吴兴山中间亦产此。
每于初夏,群鹿引子衔食乃去,洵为确真无疑。采得晒干,一味浸酒最为有益。但性专助阳,力能走散阴精,故藏器云∶妇人服之绝产无子,良有见乎此也。其子名延寿果,味微涩而甘,惟秦地有之,不特有益于老人,而婴儿先天不足者尤为上药。惜乎,南方罕得也。

- 薇衔《本经逢原》
- 薇衔《证类本草》
- 薇衔《本草从新》
- 薇衔《本草蒙筌》
- 薇衔《得配本草》
- 薇衔《新修本草》
- 薇衔《本草崇原》
- 薇衔《本草经集注》
- 薇衔《名医别录》
- 薇衔《千金翼方》
- 薇衔《药性切用》
- 薇衔《神农本草经》
- 薇衔根《冯氏锦囊秘录》
- 薇菜《饮膳正要》
- 韦慈藏《中医词典》
- 薇《证类本草》
- 韦格纳肉芽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薇《海药本草》
- 韦克斯勒量表《医学心理学》
- 薇《吴普本草》
- 韦荣氏球菌属《医学微生物学》
- 薇《本草纲目》
- 韦驮劲十二势图说《达摩洗髓易筋经》
- 煨针《中医词典》
- 韦驮献杵《中医词典》
- 煨肾丸《医学入门》
- 韦文贵(1902-1980年)《中医词典》
- 煨肾丸《冯氏锦囊秘录》
- 韦宙《中医词典》
- 煨梨法《医学入门》
- 为顾枚先议失血证治并论病机《寓意草》
《本经逢原》
- 作者:张璐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17-1700年
- 小引
- 卷一
- 水部
- 火部
- 土部
- 金部
- 石部
- 卤石部
- 山草部
- 卷二
- 芳草部
- 隰草部
- 菊
- 艾
- 茵陈蒿
- 青蒿
- 茺蔚
- 薇衔
- 夏枯草
- 刘寄奴
- 旋复花
- 青葙
- 红蓝花
- 胭脂
- 大蓟、小蓟
- 续断
- 漏芦
- 苎麻、黄麻
- 胡芦巴
- 恶实
- 苍耳
- 天名精
- 鹤虱
- 箬
- 芦根
- 甘蕉
- 荷
- 麻黄
- 木贼
- 石龙刍
- 灯心草
- 生地黄
- 干地黄
- 熟地黄
- 牛膝
- 紫菀
- 麦门冬
- 萱草
- 淡竹叶
- 冬葵子
- 蜀葵
- 秋葵子
- 龙葵
- 酸浆
- 败酱草
- 款冬花
- 鼠曲草
- 决明子
- 地肤子
- 瞿麦
- 王不留行
- 葶苈
- 车前子
- 马鞭草
- 光明草
- 鳢肠草
- 连翘
- 陆英
- 蓝实
- 青黛
- 蓼子
- 蓄
- 白蒺藜
- 沙苑蒺藜
- 谷精草
- 海金沙
- 地椒
- 半边莲
- 地丁
- 见肿消
- 毒草部
- 蔓草部
- 水草部
- 石草部
- 苔草部
- 卷三
- 谷部
- 菜部
- 果部
- 水果部
- 味部
- 香木部
- 乔木部
- 灌木部
- 寓木部
- 苞木部
- 藏器部
-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