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
苦甘平,无毒。去皮尖。生用则和血,连皮尖炒用即破血。同干漆拌炒大破宿血。双仁者有毒勿用。
发明 桃仁入手足厥阴血分,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毕竟破血之功居多。观《本经》主治可知仲景桃核承气,抵当汤,皆取破血之用。又治热入血室瘀积症瘕经闭疟母,心腹痛,大肠秘结,亦取散肝经之血结。熬香治 疝痛痒,《千金》法也。桃实甘酸,多食令人腹热作泻。桃奴杀百鬼精物,疗中恶腹痛瘀血症坚,破血,酒磨服;
止血,烧灰服。桃树上胶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疮黑陷,必胜膏用之。桃叶治传尸,有水炙法,方用桃叶一斗,艾叶、浓朴各二两,分二囊盛,置以火酒数斤煮沸,更迭煮药,熨患人背脊,酒尽为度,不过三次,瘵虫永绝。又疮中小虫,捣烂涂之。

- 桃仁《本经逢原》
- 桃仁《本草求真》
- 桃仁《本草从新》
- 桃仁《顾松园医镜》
- 桃仁《本草思辨录》
- 桃仁《医学入门》
- 桃仁《本草崇原》
- 桃仁《冯氏锦囊秘录》
- 桃仁《本草便读》
- 桃仁《本草易读》
- 桃仁《本草经解》
- 桃仁《本草备要》
- 桃仁《本草分经》
- 桃仁《汤液本草》
- 桃仁《本草分经》
- 桃仁《中药炮制》
- 桃仁《本草分经》
- 桃仁《长沙药解》
- 桃仁《本草择要纲目》
- 桃仁《药笼小品》
- 桃仁《本草撮要》
- 桃仁《雷公炮制药性解》
- 桃仁《药性切用》
- 桃仁《雷公炮炙论》
- 桃仁《药鉴》
- 桃人(仁)〈温〉《食疗本草》
- 桃仁《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桃皮汤《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药征续编》
- 桃皮汤《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瘪桃干)《中药学》
《本经逢原》
- 作者:张璐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17-1700年
- 小引
- 卷一
- 水部
- 火部
- 土部
- 金部
- 石部
- 卤石部
- 山草部
- 卷二
- 芳草部
- 隰草部
- 菊
- 艾
- 茵陈蒿
- 青蒿
- 茺蔚
- 薇衔
- 夏枯草
- 刘寄奴
- 旋复花
- 青葙
- 红蓝花
- 胭脂
- 大蓟、小蓟
- 续断
- 漏芦
- 苎麻、黄麻
- 胡芦巴
- 恶实
- 苍耳
- 天名精
- 鹤虱
- 箬
- 芦根
- 甘蕉
- 荷
- 麻黄
- 木贼
- 石龙刍
- 灯心草
- 生地黄
- 干地黄
- 熟地黄
- 牛膝
- 紫菀
- 麦门冬
- 萱草
- 淡竹叶
- 冬葵子
- 蜀葵
- 秋葵子
- 龙葵
- 酸浆
- 败酱草
- 款冬花
- 鼠曲草
- 决明子
- 地肤子
- 瞿麦
- 王不留行
- 葶苈
- 车前子
- 马鞭草
- 光明草
- 鳢肠草
- 连翘
- 陆英
- 蓝实
- 青黛
- 蓼子
- 蓄
- 白蒺藜
- 沙苑蒺藜
- 谷精草
- 海金沙
- 地椒
- 半边莲
- 地丁
- 见肿消
- 毒草部
- 蔓草部
- 水草部
- 石草部
- 苔草部
- 卷三
- 谷部
- 菜部
- 果部
- 水果部
- 味部
- 香木部
- 乔木部
- 灌木部
- 寓木部
- 苞木部
- 藏器部
-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