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
味甘,温、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主头游风,风头眼眩,下气,止腰痛,补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阴。《药性论》云∶能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疼,镇心神,安魂魄,补心气不足。日华子云∶助五脏,骨,长志安神,主泄精。紫芝为使。恶∶甘遂。

- 薯蓣《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薯蓣《本草崇原》
- 薯蓣《名医别录》
- 薯蓣《得配本草》
- 薯蓣《侣山堂类辩》
- 薯蓣《本经逢原》
- 薯蓣《药征续编》
- 薯蓣《证类本草》
- 薯蓣《本草乘雅半偈》
- 薯蓣《医学入门》
- 薯蓣《本草图经》
- 薯蓣《本草蒙筌》
- 薯蓣(山药)《食疗本草》
- 薯蓣《新修本草》
- 薯蓣半夏粥《医学衷中参西录》
- 薯蓣《本草经集注》
- 薯蓣鸡子黄粥《医学衷中参西录》
- 薯蓣《长沙药解》
- 薯蓣煎《备急千金要方》
- 薯蓣《千金翼方》
- 薯蓣苜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薯蓣《雷公炮炙论》
- 薯蓣纳气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薯蓣《本草纲目》
- 薯蓣散《备急千金要方》
- 鼠粘子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薯蓣散《备急千金要方》
- 鼠粘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薯蓣汤《备急千金要方》
- 鼠粘子《本草择要纲目》
- 薯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作者:佚名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 玉石部
- 上品
- 中品
- 下品
- 草部
- 上品之上
- 上品之下
- 中品之上
- 中品之下
- 下品之上
- 下品之下
- 木部
- 上品
- 中品
- 下品
- 人部
- 兽部
- 禽部
- 虫鱼部
- 果部
- 米谷部
- 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