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主脉

《古今名医汇粹》书籍目录

脉虚气虚尺虚,是谓重虚。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 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

气虚,语言轻微。尺虚,筋脉无力。脉虚亡血可知,故云不象阴也,滑则血未亡,故生。

寒气暴上,脉满而实,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脉满而实,伤寒之脉,尺寸俱紧也,逆,涩也。滑则阴血不亏。阴虚则涩,不任大寒也。

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

涩为无血,浮而身热,为邪盛,为孤阳。不必问四时,死。

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乳子中风热,喘而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乳子,婴孩也。病热而脉悬小,阳证得阴脉,为大禁。乳子为纯阳,故手足温者生。脉实大而缓,为有胃气,故生。

便血,身热则死,寒则生。肠 下白沫,脉沉则生,脉浮则死,肠 下脓血,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肠 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滑大则生,悬涩者死,以脏期之。

肠 便血,赤痢也。身热则血败,而孤阳独存,故死。寒则营气未绝。故生。白沫,白痢。沉则阴气无伤,浮则无阴而虚阳上泛,此死生之判也。脓血,赤白痢也。悬绝,搏而无胃气也。滑为阴血,大为阳气,气血得存,故生。悬涩,异常涩也。肠 之久,大肠之气将绝,故自显其真脉。以脏期之,则丙、丁、午、未,其期也。

疾脉搏大滑,久自己;脉小坚急,死不治。癫疾之脉,虚则可治,实则死。

搏,过于有力也,此为肝实。大为气有余,滑为血有余,故久自己。若脉来小而坚急,则肝之真脏脉也,绝无胃气,故死不治。虚则邪气微,实则邪气盛,故虚可治。

消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消瘅,消中而热,善饮善食也。脉实大,真气未漓。脉悬小坚,则胃气已竭,病久则死。

病温,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死。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脉尚躁疾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脉躁疾得汗静者,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名医汇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名医汇粹》书籍目录
  1. 病主脉《古今名医汇粹》
  2. 病中转病《医门补要》
  3. 病状《虚损病类钩沉》
  4. 病中忌食诸豆《医门补要》
  5. 病阻《中医词典》
  6. 病中大便下黑血《医门补要》
  7. 拨法《中医词典》
  8. 病之中外治有先后《类经》
  9. 拨络法《中医词典》
  10. 病之造字《思考中医》
  11. 拨慢老化时钟的松果体《免疫与健康》
  12. 病之阶《中医词典》
  13. 拨内障手法《中医词典》
  14. 病症性《医学微生物学》
  15. 拨心散《明目至宝》
  16. 病症死生歌《针灸大成》
  17. 拨云丹《目经大成》
  18. 病症卷三《止园医话》
  19. 拨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 病症不同论《医学源流论》
  21. 拨云散《扁鹊心书》
  22. 病症标本论《药鉴》
  23. 拨云散治风毒,眼目昏暗,翳膜遮障。《博济方》
  24. 病证形候《幼幼新书》
  25. 拨云退翳丸《医方论》
  26. 病证《脉诀汇辨》
  27. 拨云丸《明目至宝》
  28. 病证《颅囟经》
  29. 拨粥《保健药膳》
  30. 病箴《医述》
  31. 《饮膳正要》

《古今名医汇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