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火不归经发热等证
顾大有父,年七十有九,仲冬将出,少外家入房,致头疼发热,眩运喘急,痰涎壅盛,小便频数,口干引饮,遍舌生刺,缩敛如荔枝然,下唇黑裂,而目俱赤,烦躁不寐,或时喉内如烟火上冲,急饮冷茶少解,已濒于危。脉大而无伦且有力,扪其身烙手。此肾经虚火游行于外,投以十全大补加山萸、泽泻、丹皮、山药、麦冬、五味、附子一钟,熟寐良久,脉证各减三四。再与八味丸,服之诸证悉退,后畏冷物而痊。
顾仁成,年六十有一,痢后入房,精滑自遗,二日方止。
又房劳、感寒怒气,遂发寒热,右胁痛连心腹,胸痞,自汗盗汗如雨,四肢厥冷,睡中惊悸,或觉上升如浮,或觉下陷如坠,遂致废寝。或用补药二剂益甚。脉大洪数,按之微细。此属无火虚热,急与十全大补加山药、山萸、丹皮、附子,一剂,诸证顿愈。此等元气,百无一二。二顾氏,父子是也。
州同韩用之,年四十有六,时仲夏,色欲过度,烦热作渴,饮水不绝,小便淋沥,大便秘结,唾痰如涌,面目俱赤,满舌生刺,两唇燥裂,遍身发热,或时如芒刺而无定处,两足心如烙,以冰折之作痛,脉洪而无伦,此肾阴虚而阳无所附,而发于外,非火也。盖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峻补其阴,遂以加减八味丸料一斤,内肉桂一两,以水顿煎六碗,冰冷与饮。半响已用大半,睡觉而食温粥一碗,复睡至晚,乃以前药温饮一碗,乃睡至晓,食热粥二碗,诸证悉退。翌日畏寒,足冷至膝,诸证仍至,或以为伤寒。余曰∶非也,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阳气亦虚矣。急以八味丸一剂,服之稍缓。四剂,诸证悉退。大便至十三日不通,以猪胆导之,诸证复作,急用十全大补,数剂方愈。

- 肾虚火不归经发热等证《古今名医汇粹》
- 肾虚滑胎《中医词典》
- 肾虚火不归经发热等症《内科摘要》
- 肾虚寒证《中医词典》
- 肾虚经闭《中医词典》
- 肾虚寒《备急千金要方》
- 肾虚经行后期《中医词典》
- 肾虚蛊肿《中医词典》
- 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中医词典》
- 肾虚感寒立时医《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肾虚经乱《景岳全书》
- 肾虚感寒立时医《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肾虚经乱《中医词典》
- 肾虚非阴症论《医学源流论》
- 肾虚经乱《妇人规》
- 肾虚耳鸣《中医词典》
- 肾虚厥病《灵素节注类编》
- 肾虚耳聋秘方《华佗神方》
- 肾虚劳伤《症因脉治》
- 肾虚耳聋《金匮翼》
- 肾虚气逆《正体类要》
- 肾虚耳聋《中医词典》
- 肾虚气逆《金匮翼》
- 肾虚多唾《圣济总录》
- 肾虚人易犯伤寒论《伤寒括要》
- 肾虚带下《中医词典》
- 肾虚伤寒《轩岐救正论》
- 肾虚猝倒《傅青主男科》
- 肾虚实《备急千金要方》
- 肾虚齿风痛《圣济总录》
- 肾虚水泛《中医名词词典》
《古今名医汇粹》
- 作者:罗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 序
- 卷一论集
- 卷二脉要集
- 卷二诸家脉论附
- 卷三病能集一(杂证九门)
- 卷四病能集二(杂证十一门)
- 卷五病能集三(杂证十三门)
- 卷六病能集四(杂证十门)
- 卷七病能集五(杂证十门)
- 卷七辑选薛立斋各证医案四十六条
- 脾胃亏损吞酸嗳腐证
- 脾胃亏损停食痢疾等证
- 脾胃亏损疟疾寒热等证
- 脾胃亏损心腹作痛等证
- 脾胃亏损暑湿所伤等证
- 肝脾亏损头目耳鼻等证
- 脾肺亏损咳嗽痰喘等证
- 脾肺肾亏损小便自遗淋涩等证
- 脾肺肾亏损遗精吐血便血等证
- 脾肺肾亏损大便秘结等证
- 脾胃亏损小便不利肚腹膨胀等证
- 脾肾亏损头眩痰气等证
- 脾肾亏损停食泄泻等证
- 脾肾虚寒阳气脱陷等证
- 肝肾亏损血燥结核等证
- 肾虚火不归经发热等证
- 元气亏损内伤外感等证
- 卷八病能集六(妇人治例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