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活血丹
治男子妇人,外伤内损,狗咬虫伤,驴马扑坠,手足伤折,一切疼痛,腹中瘀血,刺胁筑心,及左摊右缓,走注疼痛,痈肿痔漏;妇人冷气入腹,血脉不通,产后败血灌注四肢,吹奶肿痛,并宜服之。
花桑枝(取如臂大者,以炭火 赤烟尽,淬于米醋中,取出焙干,一斤 栗 (一斤,栗蒲中心扁薄者,薄切晒干) 皂角刺(一斤,烧通赤,米醋内淬杀,焙干) 细墨(半斤,一半用蓖麻三两乳钵内细研,涂墨上,涂尽用薄纸裹黄泥固济令干,以火五七斤 通赤,冷地上盆盖两炊久;一半用醋化 砂二两涂尽炙干) 大黑豆(一斤,湿布揩去垢黑皮,焙干秤) 乱发(二斤,皂角水净洗,用油二斤炒,频捻看脆即止) 乳香(四两,须滴乳通明者,细研入米醋一碗熬熟)
上六味为末,入乳香膏内和,杵三千下,丸如弹子大;如乳香少,更入醋糊。痛者一服一丸,轻者半丸,以无灰酒一盏、乳香一豆大,先磨香尽,次磨药尽,煎三五沸,临卧时温服,以痛处就床卧;如欲出汗,以衣被覆,仍用药涂摩损处。忌一切动风物。应妇人诸疾,服者更用当归末一钱,根据法煎服;有孕不得服。

- 太岳活血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太渊脉第一以穴名也。《丹医秘授古脉法》
- 太岳活血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太渊(一名太泉,避唐祖讳)《针灸大成》
- 太真红玉膏《女科切要》
- 太渊(手太阳之腧、肺之原穴)《手穴手纹诊治》
- 太子参《中药炮制》
- 太渊《针灸学》
- 肽类激素《生理学》
- 太渊《中医词典》
- 泰—萨病《基因与疾病》
- 太阴总要述古《伤寒指掌》
- 贪食,食多不消,心腹坚满痛,治之方《金匮悬解》
- 太阴治方要义《思考中医》
- 贪食茶叶壁泥桴炭锻石生米等《回生集》
- 太阴之复《史载之方》
- 贪食食多不消心腹坚满痛治之方《医宗金鉴》
- 太阴证泄泻(慢性肠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贪食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太阴证胃脘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摊缓《中医词典》
- 太阴证痰咳(慢性支气管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摊缓风《中医词典》
- 太阴证水肿《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瘫缓风《中医词典》
- 太阴证视歧(复视、双目动脉硬化性网膜病变)《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瘫痪《圣济总录》
- 太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瘫痪《中医词典》
- 太阴证寒呃(胃神经官能症)《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瘫痪《续名医类案》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作者:陈言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74年
- 序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叙痹论
- 合痹治法
- 节论
- 叙香港脚论
- 叙《千金》论
- 香港脚脉证
- 叙太阳经香港脚证
- 太阳经香港脚治法
- 阳明经香港脚证
- 少阳经香港脚证
- 少阳经香港脚治法
- 三阳并合香港脚证治法
- 太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少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厥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三阴并合香港脚治法
- 香港脚总治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内所因论
- 内所因治说
- 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
- 心小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 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
- 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 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
- 心主三焦经虚实寒热证治
- 三焦精腑辨正
- 痼冷积热证治
- 五积证治
- 六聚证治
- 息积证治
- 五劳证治
- 六极证治
- 七气叙论
- 七气证治
- 五噎证治
- 五膈证治
- 卷之九
- 胸痞证治
- 健忘证治
- 虚烦证治
- 五痿叙论
- 五痿证例
- 五痿治法
- 失血叙论
- 外因衄血证治
- 内因衄血证治
- 不内外因证治
- 三因吐血证治
- 伤胃吐血证治
- 肺疽吐血证治
- 折伤吐血证治
- 折伤瘀血证治
- 病余瘀血证治
- 汗血证治
- 便血证治
- 风痢下血证治
- 尿血证治
- 瘕证治
- 癫痫叙论
- 癫痫证治
- 狂证论
- 九痛叙论
- 外所因心痛证治
- 内所因心痛证治
- 不内外因心痛证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胀满叙论
- 胀满证治
- 霍乱叙论
- 霍乱诸证
- 霍乱外因证治
- 霍乱内因证治
- 不内外因证治
- 霍乱凡例
- 呕吐叙论
- 寒呕证治
- 热呕证治
- 痰呕证治
- 食呕证治
- 血呕证治
- 气呕证治
- 漏气证治
- 走哺证治
- 哕逆论证
- 醋咽证治
- KT气叙论
- 谷气治法
- 泄泻叙论
- 实热泄泻治法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