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痛散
牛膝(酒浸) 甘草(炙) 薤白(各一分) 当归 桂心 白术 黄 (各半两) 独活(半两) 生姜(半两)
上锉散。每服半两,水五盏,煎至二盏,去滓,食前分二次热服。
评曰∶趁痛散不特治产后气弱血滞,兼能治太阳经感风头疼,腰背痛,自汗发热。若其感寒伤食,忧恐惊怒,皆致身疼,发热头痛,况有蓐劳诸证尤甚,趁痛散皆不能疗,不若五积散入醋煎用却不妨。
第十二论曰∶产后大便秘涩者何?答曰∶产卧水血俱下,肠胃虚竭,津液不足,是以大便秘涩不通也。若过五六日,腹中闷胀者,此有燥粪在脏腑,以其干涩未能出耳,宜服麻仁丸以津润之。若误以为有热而投以寒药,则阳消阴长,变动百出,性命危矣。

- 趁痛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趁痛散《冯氏锦囊秘录》
- 趁痛散《仁术便览》
- 趁风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趁痛散方《妇人大全良方》
- 晨运《中医词典》
- 趁痛丸《普济本事方》
- 晨晕《中医词典》
- 柽柳《本经逢原》
- 晨饮一杯水《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柽柳《本草乘雅半偈》
- 晨泄《中医词典》
- 称量《医院药学》
- 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学》
- 蛏《食疗本草》
- 晨《中医词典》
- 蛏《医学入门》
- 陈自明《中医词典》
- 蛏《证类本草》
- 陈枳姜茶《茶饮保健》
- 蛏《本草求真》
- 陈昭遇《中医词典》
- 蛏《本经逢原》
- 陈长卿《中医词典》
- 蛏《本草从新》
- 陈元功《中医词典》
- 蛏《本草分经》
- 陈元(斌^贝)《中医词典》
- 蛏《本草撮要》
- 陈应之疗痢血方。《苏沈良方》
- 蛏肉《饮食须知》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作者:陈言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74年
- 序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叙痹论
- 合痹治法
- 节论
- 叙香港脚论
- 叙《千金》论
- 香港脚脉证
- 叙太阳经香港脚证
- 太阳经香港脚治法
- 阳明经香港脚证
- 少阳经香港脚证
- 少阳经香港脚治法
- 三阳并合香港脚证治法
- 太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少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厥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三阴并合香港脚治法
- 香港脚总治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内所因论
- 内所因治说
- 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
- 心小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 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
- 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 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
- 心主三焦经虚实寒热证治
- 三焦精腑辨正
- 痼冷积热证治
- 五积证治
- 六聚证治
- 息积证治
- 五劳证治
- 六极证治
- 七气叙论
- 七气证治
- 五噎证治
- 五膈证治
- 卷之九
- 胸痞证治
- 健忘证治
- 虚烦证治
- 五痿叙论
- 五痿证例
- 五痿治法
- 失血叙论
- 外因衄血证治
- 内因衄血证治
- 不内外因证治
- 三因吐血证治
- 伤胃吐血证治
- 肺疽吐血证治
- 折伤吐血证治
- 折伤瘀血证治
- 病余瘀血证治
- 汗血证治
- 便血证治
- 风痢下血证治
- 尿血证治
- 瘕证治
- 癫痫叙论
- 癫痫证治
- 狂证论
- 九痛叙论
- 外所因心痛证治
- 内所因心痛证治
- 不内外因心痛证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胀满叙论
- 胀满证治
- 霍乱叙论
- 霍乱诸证
- 霍乱外因证治
- 霍乱内因证治
- 不内外因证治
- 霍乱凡例
- 呕吐叙论
- 寒呕证治
- 热呕证治
- 痰呕证治
- 食呕证治
- 血呕证治
- 气呕证治
- 漏气证治
- 走哺证治
- 哕逆论证
- 醋咽证治
- KT气叙论
- 谷气治法
- 泄泻叙论
- 实热泄泻治法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