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地黄煎丸
治妇人产前产后,眼见黑花,或即发狂,如见鬼状,胞衣不下,失音不语,心腹胀满,水谷不化,口干烦渴,寒热往来,口内生疮,咽中肿痛,心虚忪悸,夜不得眠,产后中风,角弓反张,面赤,牙关紧急,崩中下血,如豚肝状,脐腹 痛,血多血少,结为 瘕,恍惚昏迷,四肢肿满,产前胎不安,产后血刺痛。
生地黄(二斤,研,以布裂取汁,留滓) 当归(一两) 延胡索(糯米内炒赤色去米,一两) 生姜(二斤,洗研如上法,以生姜汁炒地黄滓,地黄汁炒生姜滓各至干,堪为末则止) 蒲黄(四两,炒香) 南番琥珀(二两,别研)
上为末,蜜为丸,弹子大。当归汤化下一丸,食前服。

- 交感地黄煎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交感丹《是斋百一选方》
- 交感地黄煎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交感丹《奇方类编》
-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生理学》
- 交感丹《仁术便览》
-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生理学》
- 交感出血《傅青主女科》
- 交感神经功能不足《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交冲《中医词典》
- 交感神经功能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交肠门《张氏医通》
-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交肠病《古今医统大全》
-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反应《病理生理学》
- 交肠《药症忌宜》
- 交感神经系统《生理学》
- 交肠《女科切要》
- 交感脱精《中医词典》
- 交肠《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交感脱精《急救广生集》
- 交肠《奇效简便良方》
- 交感血出《中医词典》
- 交肠《金匮翼》
- 交媾非时血出不止《奇效简便良方》
- 交肠《古今医案按》
- 交骨《中医名词词典》
- 交肠《顾松园医镜》
- 交骨《中医词典》
- 交肠《医碥》
- 交骨不开《中医词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作者:陈言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74年
- 序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叙痹论
- 合痹治法
- 节论
- 叙香港脚论
- 叙《千金》论
- 香港脚脉证
- 叙太阳经香港脚证
- 太阳经香港脚治法
- 阳明经香港脚证
- 少阳经香港脚证
- 少阳经香港脚治法
- 三阳并合香港脚证治法
- 太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少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厥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三阴并合香港脚治法
- 香港脚总治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内所因论
- 内所因治说
- 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
- 心小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 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
- 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 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
- 心主三焦经虚实寒热证治
- 三焦精腑辨正
- 痼冷积热证治
- 五积证治
- 六聚证治
- 息积证治
- 五劳证治
- 六极证治
- 七气叙论
- 七气证治
- 五噎证治
- 五膈证治
- 卷之九
- 胸痞证治
- 健忘证治
- 虚烦证治
- 五痿叙论
- 五痿证例
- 五痿治法
- 失血叙论
- 外因衄血证治
- 内因衄血证治
- 不内外因证治
- 三因吐血证治
- 伤胃吐血证治
- 肺疽吐血证治
- 折伤吐血证治
- 折伤瘀血证治
- 病余瘀血证治
- 汗血证治
- 便血证治
- 风痢下血证治
- 尿血证治
- 瘕证治
- 癫痫叙论
- 癫痫证治
- 狂证论
- 九痛叙论
- 外所因心痛证治
- 内所因心痛证治
- 不内外因心痛证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胀满叙论
- 胀满证治
- 霍乱叙论
- 霍乱诸证
- 霍乱外因证治
- 霍乱内因证治
- 不内外因证治
- 霍乱凡例
- 呕吐叙论
- 寒呕证治
- 热呕证治
- 痰呕证治
- 食呕证治
- 血呕证治
- 气呕证治
- 漏气证治
- 走哺证治
- 哕逆论证
- 醋咽证治
- KT气叙论
- 谷气治法
- 泄泻叙论
- 实热泄泻治法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