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山茱萸汤
治肾经受湿,腹痛寒厥,足痿不收,腰 痛,行步艰难;甚则中满,食不下,或肠鸣溏泄。
附子(炮去皮脐) 山茱萸(各一两) 木瓜干 乌梅(各半两) 半夏(汤洗去滑) 肉豆蔻(各三分) 丁香 藿香(各一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钱七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凡遇六庚年,坚成之纪,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胁、小腹痛,目赤 痒,耳无闻,体重烦冤,胸痛引背,胁满引小腹;甚则喘咳逆气,背、肩、尻、阴、股、膝、髀、 、 、足痛。为火所复,则暴痛, 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

- 附子山茱萸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附子散《普济本事方》
- 附子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附子散《医方考》
- 附子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附子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
- 附子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
- 附子散《妇人大全良方》
- 附子汤《医宗金鉴》
- 附子散《备急千金要方》
- 附子汤《删补名医方论》
- 附子肉桂《轩岐救正论》
- 附子汤《医述》
- 附子摩头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附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附子麻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附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附子绿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附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附子六物汤《外科理例》
- 附子汤《医方考》
- 附子理中丸《奇方类编》
- 附子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附子汤《时方妙用》
- 附子理中汤《时方歌括》
- 附子汤《伤寒括要》
- 附子理中汤《瘴疟指南》
- 附子汤百五十二 方见《伤寒·少阴》《金匮悬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作者:陈言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74年
- 序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叙痹论
- 合痹治法
- 节论
- 叙香港脚论
- 叙《千金》论
- 香港脚脉证
- 叙太阳经香港脚证
- 太阳经香港脚治法
- 阳明经香港脚证
- 少阳经香港脚证
- 少阳经香港脚治法
- 三阳并合香港脚证治法
- 太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少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厥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三阴并合香港脚治法
- 香港脚总治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内所因论
- 内所因治说
- 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
- 心小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 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
- 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 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
- 心主三焦经虚实寒热证治
- 三焦精腑辨正
- 痼冷积热证治
- 五积证治
- 六聚证治
- 息积证治
- 五劳证治
- 六极证治
- 七气叙论
- 七气证治
- 五噎证治
- 五膈证治
- 卷之九
- 胸痞证治
- 健忘证治
- 虚烦证治
- 五痿叙论
- 五痿证例
- 五痿治法
- 失血叙论
- 外因衄血证治
- 内因衄血证治
- 不内外因证治
- 三因吐血证治
- 伤胃吐血证治
- 肺疽吐血证治
- 折伤吐血证治
- 折伤瘀血证治
- 病余瘀血证治
- 汗血证治
- 便血证治
- 风痢下血证治
- 尿血证治
- 瘕证治
- 癫痫叙论
- 癫痫证治
- 狂证论
- 九痛叙论
- 外所因心痛证治
- 内所因心痛证治
- 不内外因心痛证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胀满叙论
- 胀满证治
- 霍乱叙论
- 霍乱诸证
- 霍乱外因证治
- 霍乱内因证治
- 不内外因证治
- 霍乱凡例
- 呕吐叙论
- 寒呕证治
- 热呕证治
- 痰呕证治
- 食呕证治
- 血呕证治
- 气呕证治
- 漏气证治
- 走哺证治
- 哕逆论证
- 醋咽证治
- KT气叙论
- 谷气治法
- 泄泻叙论
- 实热泄泻治法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