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
证名。又名柔汗。
①指多汗之属阴证者。见《类证活人书》卷四。又名阴汗。由阳气虚衰,阴寒相乘,以致汗冷肢冷,甚则身冷。《景岳全书·汗证》:“阴汗者,冷汗也。”“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虚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大惊大恐大惧,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又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亦必多汗出,以阳随气去之故。治宜益气温阳,用黄芪建中汤,甚者加附子。或参附汤、六味回阳饮等方。参见阴汗条。
②指汗出而冷者。除阴证外,热极、痰证亦可见之。《医碥·汗》:“盖热聚于内,肌肤反冷,肤冷,故汗亦冷也。”因火邪亢极者,用如神白虎汤;相火旺盛者,用知柏地黄汤。《证治准绳·杂病》:“有痰证冷汗自出者,宜七气汤或理气降痰汤。”

- 冷汗《中医词典》
- 冷汗《中医名词词典》
- 冷候《诸病源候论》
- 冷服《中医词典》
- 冷积腹疼《医学衷中参西录》
- 冷服《中医名词词典》
- 冷疾《儒门事亲》
- 冷风嗽《中医词典》
- 冷灸《中医词典》
- 冷呃《中医词典》
- 冷厥《中医词典》
- 冷毒疳痢《中医词典》
- 冷开泰《中医词典》
- 冷冻蚀刻免疫电镜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冷咳方三首《外台秘要》
- 冷冻蚀刻表面标记免疫电镜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冷咳秘方《华佗神方》
- 冷冻伤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冷烂《中医词典》
- 冷冻疗法《理疗学》
- 冷劳《中医名词词典》
- 冷疔《外科心法要诀》
- 冷劳《圣济总录》
- 冷疔《医宗金鉴》
- 冷劳《中医词典》
- 冷疔《中医词典》
- 冷劳《医学读书记》
- 冷的应用《基础护理学》
- 冷劳《慎柔五书》
- 冷丹《丹溪手镜》
- 冷劳《女科折衷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