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
证名。出《灵枢·热病》。
①即口渴症。《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证。”
②指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景岳全书·传忠录》谓其内无邪火,所以不欲汤水,真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口干多因阴虚津少,或气虚阳弱,津液不承所致。阳虚津少者,治宜养阴生津,用六味地黄丸、增液汤、五汁饮等方。气虚阳弱者,治宜益气温阳,用七味白术散、小建中汤、金匮肾气丸等方。

- 口干《中医词典》
- 口干《止园医话》
- 口干《中医词典》
- 口疳时发《外科全生集》
- 口干《幼幼新书》
- 口疳神方(亦治喉癣喉KT)《回生集》
- 口干《伤寒六书》
- 口疳门主论《疡医大全》
- 口干《伤寒六书》
- 口疳门主方《疡医大全》
- 口干渴兼小便不通或短少论《胎产心法》
- 口疳流水口烂神方《傅青主男科》
- 口干秘方《华佗神方》
- 口疳吹药神方(锦囊秘方)《冯氏锦囊秘录》
- 口干舌苦《药症忌宜》
- 口疳疮《仁术便览》
- 口干燥方五首《外台秘要》
- 口疳并喉癣喉痈《奇方类编》
- 口骨《中医词典》
- 口疳《外科启玄》
- 口骨《中医词典》
- 口疳《临证指南医案》
- 口含苇筒法《眼科秘诀》
- 口疳《续名医类案》
- 口禾髎《针灸学》
- 口疳《中医词典》
- 口红接触性唇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口疳《中医词典》
- 口缓《普济方·针灸》
- 口疳《中医名词词典》
- 口缓(欠伸 失欠)《针灸资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