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疽
病名。痈疽之生于两胁肋部位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夹荧疽。多因肝经火毒郁蕴结聚而发。初起肿块如梅李,渐大如杯碗,色多紫暗或焮赤,疼痛牵引于肩肘。若脓已成,溃出黄稠粘者为顺,若脓出稀薄如水者为逆。前者相当于肋骨骨髓炎;后者可能为肋骨骨结核病。治宜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内服可选柴胡清肝饮,外用可选乌龙膏敷贴。若脓已成则宜切开引流。属寒逆证者宜服托里透脓散保守治疗。若确诊为肋骨骨结核病,参见附骨疽条。

- 肋疽《中医词典》
- 肋间神经痛《自我调养巧治病》
- 肋疽《医宗金鉴》
- 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人体解剖学》
- 肋疽《外科心法要诀》
- 肋间神经分布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肋疽《医门补要》
- 肋骨骨折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肋头《中医词典》
- 肋骨骨折《胸外科学》
- 肋罅(xià下)《中医词典》
- 肋骨《中医词典》
- 泪《中医词典》
- 肋部《外科大成》
- 泪道检查法《眼科学》
- 癗《医宗金鉴》
- 泪骨《中医词典》
- 鼺鼠《神农本草经》
- 泪空《中医词典》
- 羸瘦候《诸病源候论》
- 泪孔《中医词典》
- 羸瘦《证治准绳·幼科》
- 泪囊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羸瘦《续名医类案》
- 泪器《人体解剖学》
- 羸《中医词典》
- 泪器《眼科学》
- 雷震死《洗冤集录》
- 泪器《眼科学》
- 雷音丸方《回生集》
- 泪器病《眼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