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风肿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为肝之外候,肝虚不足,为冷热之气所干,故气上冲于目,外复遇风冷所击,冷热相搏而令睑内结肿,或如杏核大,或如酸枣之状,肿而因风所发,故谓之风肿”。治宜养肝祛风。方用一贯煎与银翘散加减化裁。参见目疡条。

- 目风肿《中医词典》
- 目风肿《圣济总录》
- 目风肿候《诸病源候论》
- 目风眼寒《医述》
- 目封塞《中医词典》
- 目风眼寒《圣济总录》
- 目封塞候《诸病源候论》
- 目风泪出候《诸病源候论》
- 目肤翳《新修本草》
- 目风泪出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目肤翳《普济方·针灸》
- 目风泪出方六首《外台秘要》
- 目肤翳方一十四首《外台秘要》
- 目风泪出《中医词典》
- 目肤翳覆瞳子候《诸病源候论》
- 目风泪出《圣济总录》
- 目肤翳候《诸病源候论》
- 目风赤候《诸病源候论》
- 目干涩《中医词典》
- 目风赤《中医词典》
- 目纲《中医词典》
- 目风赤《圣济总录》
- 目光如华《医法圆通》
- 目风《中医词典》
- 目黑暗眩晕《药症忌宜》
- 目分脏腑部位《望诊遵经》
- 目黑候《诸病源候论》
- 目肥候《诸病源候论》
- 目痕《证治准绳·杂病》
- 目飞血候《诸病源候论》
- 目候《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