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后痿
病证名。痿证之一。因泄痢亡阴,或有积瘀所致之痿证。《证治汇补·痿躄章》:“痢后痿:痢后腰软胫疼或膝肿者,此下多亡阴所致,宜补脾兼升举之剂。……间有痢后兜涩太早,积瘀不清,下注隧道经络而成痿者,此又当行气逐瘀,与前症迥异矣。”因于亡阴者,宜补中益气汤加杭芍、黄芩;因于积瘀者,宜四物汤加赤芍、红花、陈皮、木香、酒炒黄柏。“参见痿、痢后风条。

- 痢后痿《中医词典》
- 痢后脱肛《奇方类编》
- 痢后心下逆满候《诸病源候论》
- 痢后脱肛《圣济总录》
- 痢后虚烦候《诸病源候论》
- 痢后呕哕《女科证治准绳》
- 痢后虚羸候《诸病源候论》
- 痢后呕哕《证治准绳·女科》
- 痢后肿候《诸病源候论》
- 痢后腹痛候《诸病源候论》
- 痢疾《医学集成》
- 痢后风《续名医类案》
- 痢疾《中医名词词典》
- 痢后风《中医词典》
- 痢疾《景岳全书》
- 痢后不能食候《诸病源候论》
- 痢疾《气功外气疗法》
- 痢谷道肿痛候《诸病源候论》
- 痢疾《傅青主男科》
- 痢风《中医词典》
- 痢疾《傅青主男科》
- 痢方《宁坤秘籍》
- 痢疾《中医词典》
- 痢部《本草易读》
- 痢疾《产宝》
- 痢病《古今医鉴》
- 痢疾《慎疾刍言》
- 痢(余见泻)《针灸资生经》
- 痢疾《麻疹备要方论》
- 痢(经谓之肠,后人又名滞下。)《顾松园医镜》
- 痢疾《麻疹阐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