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吻疮
病名。又名肥疮、燕口。常因脾胃湿热上攻口唇,或先天遗毒所致。小儿多患之。症见口角生疮,色白糜烂,疼痛微肿,湿烂有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足太阴为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为大肠之经,此二经脉并侠于口。其腑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津液相搏,则生疮,恒湿烂有汁,世谓之肥疮,亦名燕口疮。”治宜清热、除湿、泻火。可选用三黄凉膈散等加减。参见燕口疮条。

- 口吻疮《中医词典》
- 口吻疮《圣济总录》
- 口吻疮《中医词典》
- 口吻《卫生易简方》
- 口吻疮方四首《外台秘要》
- 口庭《中医词典》
- 口吻疮候《诸病源候论》
- 口庭《中医词典》
- 口问《黄帝内经·灵枢》
- 口甜《中医词典》
- 口问《灵枢悬解》
- 口甜《中医词典》
- 口问《内经评文》
- 口碎配合药歌《尤氏喉症指南》
- 口问十二邪之刺《类经》
- 口酸《中医词典》
- 口下黄肥疮《中医词典》
- 口酸《中医词典》
- 口下黄肥疮《中医词典》
- 口失音《证治准绳·幼科》
- 口下黄肥疮候《诸病源候论》
- 口生疮《儿科萃精》
- 口咸《中医词典》
- 口舌证治《杂病心法要诀》
- 口咸《中医词典》
- 口舌证治《医宗金鉴》
- 口香《中医词典》
- 口舌牙喉病《麻疹备要方论》
- 口香《中医词典》
- 口舌牙疳咽喉简便方《慈幼便览》
- 口香辟臭《女科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