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燥
①病证名。外感燥证之一,系感染秋燥之邪而偏寒者,与温燥相对而言。亦称燥凉。《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初起多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状类风寒,然又见唇燥咽干,干咳连声,舌苔薄白而干,脉浮弦紧。治宜辛开温润,用杏苏散、葱豉汤。如寒热已解,肺燥移于大肠,证见胸满腹胀便秘,咳嗽不爽而多痰,治宜当肃肺化痰,润肠通便,用五仁橘皮汤。参见秋燥、温燥等条。
②治法中“清燥”之同义语,详该条。

- 凉燥《中医词典》
- 凉燥《中医名词词典》
- 凉注《中医词典》
- 凉药遏经《续名医类案》
- 梁·陶隐居序《新修本草》
- 凉药遏经《正体类要》
- 梁·陶隐居序《证类本草》
- 凉血芍药汤《冯氏锦囊秘录》
- 梁才信《中医词典》
- 凉血散血《中医词典》
- 梁逢尧《中医词典》
- 凉血散《外科传薪集》
- 梁革《中医词典》
- 凉血解毒汤《冯氏锦囊秘录》
- 梁关《中医词典》
- 凉血解毒汤《冯氏锦囊秘录》
- 梁国佐《中医词典》
- 凉血解毒《中医词典》
- 梁嘉庆《中医词典》
- 凉血解毒《中医名词词典》
- 梁门《针灸大成》
- 凉血化毒饮《冯氏锦囊秘录》
- 梁门《中医词典》
- 凉血地黄汤《脾胃论》
- 梁门《针灸学》
- 凉血地黄汤《仁术便览》
- 梁丘《针灸大成》
- 凉血(凉血散血)《中医名词词典》
- 梁丘《中医词典》
- 凉血《本草求真》
- 梁丘《针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