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
证名。不嗽而喉中咯出小血块或血点。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因肾虚阴火载血上行,或心经火旺血热妄行所致。《赤水玄珠》卷九:“咯血者,喉中常有血腥,一咯血即出,或鲜或紫者是也,又如细屑者亦是也。”《张氏医通·诸血门》:“咯血者,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块,或血点是也。其证最重,而势甚微,常咯两三口即止。盖缘房劳伤肾,阴火载血而上。亦有兼痰而出者,肾虚水泛为痰也。”治宜滋阴降火,用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加牛膝,或合茜根散加减。偏肺热者,用青饼子。若心经火旺,痰中带血丝,治宜清心为主,佐以清肺化痰,用导赤饮加黄连、丹皮、血余、蒲黄、天冬、寸冬、贝母、茯苓、或太平丸等方(见《血证论》)。

- 咯血《中医词典》
- 咯血《百病自测》
- 咯血《证治准绳·类方》
- 咯血《中医名词词典》
- 咯血《证治准绳·杂病》
- 咯血《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咯血《寿世保元》
- 咯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咯血《明医指掌》
- 咯血《物理诊断学》
- 咯血《丹溪心法》
- 咯血《急诊医学》
- 咯血《仁术便览》
- 咯唾血属于肾经《医学传心录》
- 咯血《血证论》
- 咯唾血《医碥》
- 咯血《丹溪治法心要》
- 咯红《金匮钩玄》
- 咯血《奇效简便良方》
- 疙瘙风《解围元薮》
- 咯血《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疙瘩瘟《伤寒指掌》
- 咯血《金匮钩玄》
- 疙瘩瘟《温热暑疫全书》
- 咯血辨病《常见病自测》
- 疙瘩瘟《松峰说疫》
- 咯血反复发作3年,加重28天《名师垂教》
- 疙瘩瘟《中医词典》
- 咯血衄血嗽血《儒门事亲》
- 疙瘩翻《松峰说疫》
- 咯血失音《奇效简便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