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
证名。口内有苦味,多由热蒸胆汁或胃热熏蒸、上溢所致。《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口苦为伤寒少阳病主证之一。《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杂病亦多见此症。《景岳全书·杂证谟》谓凡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其病在心脾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为苦。

- 口苦《中医词典》
- 口苦《百病自测》
- 口苦《中医词典》
- 口渴恣饮致成水蓄《麻科活人全书》
- 口苦《医学纲目》
- 口渴与饮水辨病《常见病自测》
- 口苦《证治准绳·类方》
- 口渴饮冷不止《医法圆通》
- 口苦《广瘟疫论》
- 口渴心热《奇方类编》
- 口苦耳聋胁痛《药症忌宜》
- 口渴溺赤《医学心悟》
- 口苦咽干《医学纲目》
- 口渴兼小便不利《傅青主女科》
- 口苦咽干《伤寒指掌》
- 口渴《伤科汇纂》
- 口苦咽干、口干舌干《伤寒括要》
- 口渴《中医内科学》
- 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痛胁痞寒热往来《四圣悬枢》
- 口渴《伤寒大白》
- 口瘘《中医词典》
- 口渴《医述》
- 口瘘《中医词典》
- 口渴《医述》
- 口麻《中医词典》
- 口渴《经验麻科》
- 口麻《中医词典》
- 口菌《中医词典》
- 口门《张氏医通》
- 口菌《中医词典》
- 口门(附舌 附唇)《丹台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