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口红肿

《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按唇口红肿一证,有胃火旺极者,有元阳浮者。

因胃火旺而致者,其人定见烦渴饮冷,恶热,或二便不利,或由积滞太重,抑郁生热,或过食醇醴辛辣,不尽属外邪而成。若兼外感,必有外感可征。挟外感者,可与麻杏石甘汤升麻葛根汤。无外感者,可与人参白虎、凉膈散、大小承气之类。积滞者,可与平胃加莪术、丑牛、大黄之类。

若久病之人,元阳外越,气机上浮,其人定见满身纯阴实据。其中唇色有红而含青、含黑、惨红、老红、嫩红等形。亦有兼见面如桃花,面色光泽夺目,人困无神,皆是脱绝危候。法在不治之例。若欲救之,急宜收纳为主,如潜阳、回阳、白通、金匮肾气等方,服一二剂。如红光彩收回,可许重生(生原本作“主”,据文义改。),否则旦夕之间耳。切宜早推,勿治为上。[眉批]知非氏曰:唇字从辰从口,其气机从寸地而发至于辰,辰为春三月,于卦为夬,阳气上胜之象,唇口即其部位也。知其部属阳,其气喜升,不受阴寒凝滞,故见红肿之疾,甚则糜烂而痛,决非实证,钦安示人审兼证通其变也。知非从而切其源,谓其独也。通其变,识其独,知其生,决其死(死原作“免”,据文义改。),医之法亦基之矣。

近来(来原本作“不”,据文义改。)粗工,一见唇口红肿,不辨虚实,即以大黄石膏等治之,实症立生,虚症立毙,不可不知也。其中尚有兼见流口水不止者,即在口气冷热处与病形求之,便得阴阳之实据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法圆通》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1. 唇口红肿《医法圆通》
  2. 唇口部《疡医大全》
  3. 唇口喉舌肠胃尺寸数《类经图翼》
  4. 唇口病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5. 唇口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6. 唇口《医学见能》
  7. 唇口面皴候《诸病源候论》
  8. 唇口《医学心悟》
  9. 唇口蠕动《中医词典》
  10. 唇口《续名医类案》
  11. 唇口蠕动《证治准绳·幼科》
  12. 唇口《医宗金鉴》
  13. 唇口蠕动《张氏医通》
  14. 唇口《正骨心法要旨》
  15. 唇口蠕动《保婴撮要》
  16. 唇菌秘方《华佗神方》
  17. 唇口上生疮《幼幼新书》
  18. 唇菌《中医词典》
  19. 唇口瞤动《中医词典》
  20. 唇疽《外科大成》
  21. 唇口望色辨证法《疡医大全》
  22. 唇疽《外科心法要诀》
  23. 唇口玉堂伤《伤科补要》
  24. 唇疽《医宗金鉴》
  25. 唇口燥裂《中医词典》
  26. 唇疽《中医词典》
  27. 唇里《中医词典》
  28. 唇紧门主论《疡医大全》
  29. 唇裂《中医名词词典》
  30. 唇紧门主方《疡医大全》
  31. 唇裂《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