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躄

《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按痿躄一证,《内经》云:肺热叶焦,五脏因而受之,发为痿躄。又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束骨利关节者也。阳明虚,则宗筋弛。李东垣、丹溪遵《内经》肺热一语,专主润燥泻火,似为有理。但《内经》称治痿独取阳明,乃不易之定法,此中必有定见,当是肺热叶焦之由,起于阳明也。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生精生血,化气行水之源也。《内经》谓阳明虚则宗筋驰。明是中宫转输精气机关失职,精气不输于肺,则肺痿生;精气不输于脉,则心痿生;精气不输于肉,则脾痿生;精气不输于脉,则心痿生;精气不输于肉,则脾痿生;精气不输于筋,则肝痿生;精气不输于骨,则肾痿生。以此分处,则治痿独取阳明一语方成定案,即不能专以润燥泻火为准。[眉批]知非氏曰:是何意态雄且杰,高淡雄辩惊四方。要知人身三百六十骨节,无论何节,精气一节不输,则一节即成枯枝。《黄庭经》曰:泥丸百节皆有神,一节无神,则阴邪起而为病,此理精粹。以此推求,方得痿证之由,肺热叶焦之实,即此可悟。治痿独取阳明一语,实握要之法。予思各经为邪火所侵,并未见即成痿证。即有邪火太甚,亦未见即成痿证,果系火邪为殃,数剂清凉,火灭而正气即复,何(痿躄……火灭而正气即复,何此段文字原本脱,据光绪本《医法圆通》补。)得一年半载而不愈。东垣、丹溪见不及此,故专主润燥泻火,是皆未得此中三昧。[眉批]一家之言,未窥全豹。法宜大辛大甘以守中复阳,中宫阳复,转输如常,则痿证可立瘳矣。如大剂甘草干姜汤甘草附子汤参附汤,芪附汤归附汤术附汤之类,皆可酌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法圆通》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1. 痿躄《医法圆通》
  2. 痿痹门《医方考》
  3. 痿躄《中医词典》
  4. 痿痹辨似《杂病心法要诀》
  5. 痿病《仁术便览》
  6. 痿痹辨似《医宗金鉴》
  7. 痿病《中医内科学》
  8. 痿痹案《丁甘仁医案》
  9. 痿病门《古今名医汇粹》
  10. 痿痹(鹅掌风鹤膝风)《文堂集验方》
  11. 痿病治法《医宗金鉴》
  12. 痿痹《古今医彻》
  13. 痿病治法《杂病心法要诀》
  14. 痿(痿厥)《张氏医通》
  15. 痿病总括《医宗金鉴》
  16. 痿(附拘挛、瘫痪)《医述》
  17. 痿病总括《杂病心法要诀》
  18. 《药症忌宜》
  19. 痿部《本草易读》
  20. 《金匮钩玄》
  21. 痿疮《中医词典》
  22. 《也是山人医案》
  23. 痿废《血证论》
  24. 《叶天士医案精华》
  25. 痿黄《中医词典》
  26. 《针灸素难要旨》
  27. 痿黄(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28. 《脉因证治》
  29. 痿厥《黄帝内经太素》
  30. 《校注医醇剩义》
  31. 痿厥《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