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元图说

《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胎元图

今以一大圈,喻人一身之真气,中有一小圈,喻人身受胎之始基。始基之谓,胎元之消息也,称为祖气,号曰先天。先天,即父母精血中一点真气。[I][眉批]阳精阴血。各具真气,故曰真气寓于凡精凡血之中。[/I]二气浑为一气,一气中含五气,[I]五气,即青黄赤白黑,秉天也。五气即金木水火土,秉地也。在人即心肝脾肺肾。《经》云:二五之精妙合二凝是也。[/I]五气发生万物。[I]阴阳配合,迭相运用,化生五脏六腑,百脉经络,天地所有,人身皆具。然未生以前,五行在乾坤之中。既生以后,乾坤即在五行之内。五气生万物,一物一太极,一物一阴阳。阳之用从昼,阴之用从夜,此坎离之功用所由分,而万物之功用所由出,由一而万理攸分,由万而一元合聚。[/I]故曰:一粒粟藏大千世界,即此之谓也。[I]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皆是由明善复初,以知得个中这一点机关,这一点胎元消息也。[/I]其中这一点真消息,逐日运行,无刻休息。子时发动,由下而中而上,[I]阳根于阴,故由下而发土。[/I]由上而中而下,[I]阴根于阳,故由上而趋下,此阴阳互为其根,一元之消息也。[/I]循环不已。然由下而中而上,三阳已分,[I]下中上为三部,阳主上升,一气分为三部,即太阳、阳明、少阳也。[/I]由上而中而下,三阴已定,[I]上中下为三部。阴主下降,阳从背面,阴从腹面。三阴即太阴、少阴、厥阴是也。[/I]合之二三如六,故曰六步而成位。六爻之义于此分,六气六经之所由判,亦无非这一点胎元,流行充周之所化育也。

仲景知得六步之精义,移步换形,移步更名,变化万端,不出范围。予初业斯道,即闻诸师云,万病不出六经,不出阴阳。终不了了。冥心之余,忽得此胎元消息,始识师言之不谬,仲景之骨髓如见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法圆通》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1. 胎元图说《医法圆通》
  2. 胎元七味丸方(泰安太守萨公讳槎传)《回生集》
  3. 胎晕《古今医案按》
  4. 胎元《本经逢原》
  5. 胎孕《类经》
  6. 胎元《中医词典》
  7. 胎孕《医经原旨》
  8. 胎元《中医名词词典》
  9. 胎孕《丹溪治法心要》
  10. 胎窬疮《外科启玄》
  11. 胎孕保健《中医养生学》
  12. 胎婴说《儿科萃精》
  13. 胎孕变常记《冯氏锦囊秘录》
  14. 胎瘖《中医词典》
  15. 胎孕变常记《女科精要》
  16. 胎衣不下者,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17. 胎孕不安治有二理《医学传心录》
  18. 胎衣不下效方《回生集》
  19. 胎孕不长《冯氏锦囊秘录》
  20. 胎衣不下部《本草易读》
  21. 胎孕不长《女科精要》
  22. 胎衣不下《女科秘要》
  23. 胎孕脉《医碥》
  24. 胎衣不下《女科秘要》
  25. 胎孕脉诀《女科经纶》
  26. 胎衣不下《盘珠集胎产症治》
  27. 胎孕之原《医宗金鉴》
  28. 胎衣不下《女科百问》
  29. 胎孕之原《妇科心法要诀》
  30. 胎衣不下《奇效简便良方》
  31. 胎在腹中时时撞动不安《女科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