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脉动

《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凡虚损已极之人,脉象只宜沉细。若见洪大细数,或弦,或紧,或劲,或如击石,或如粗绳,或如雀啄、釜沸,皆死亡之候。切切不可出方。果系至亲至友,情迫不已,只宜大甘大温以扶之。苟能脉气和平,即有生机。切切不可妄用滋阴。要知虚损之人,多属气虚,所现证形,多有近似阴虚,其实非阴虚也。

予尝见虚损之人,每每少气懒言,身重嗜卧,潮热而口不渴,饮食减少,起居动静,一切无神,明明阳虚,并未见一分火旺阴虚的面目。

近阅市习,一见此等病情,每称为阴虚,所用药品,多半甘寒养阴。并未见几个胆大用辛温者,故一成虚劳,十个九死。非死于病,实死于药,非死于药,实死于医。皆由医家不明阴阳至理,病家深畏辛温,故罕有几个得生,真大憾也。

以上数十条,揭出元气离根,阳虚将脱危候,情状虽异,病源则一。学者苟能细心体会,胸中即有定据,一见便知,用药自不错乱。虽不能十救十全,亦不致误人性命。但病有万端,亦非数十条可尽,学者即在这点元气上探求盈虚出入消息,虽千万病情,亦不能出其范围。予更一言奉告,夫人身三百六十骨节,节节皆有神,节节皆有鬼,神者,阳之灵,气之主也。此言节节,皆正气布护。鬼者,阴之灵,血之主也。此言节节,皆真阴布护。故前贤云。鬼神塞满宇宙。宇宙指天地,指人身也。无论何节出现鬼象,即阴邪也。即以神治之。神,阳也,火也,气也。以阳治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南泻北之意,即补火治水义。用药即桂、附、姜、砂,一承是也。无论何节现出邪神为殃,言邪神者,明非即正气之盛,指邪气之盛,邪气即邪火也。乾坤以正气充塞,正气不能害人,气始能害人,故曰邪神。又可以鬼伏之。鬼,阴也,血也,水也。邪神,邪火也。鬼伏神,即以水治火,滋阴降火。用药即三黄石膏、大小承气一派是也。今人动云滋阴降火,皆是为邪火伤阴立说,并未有真正阴虚。即谓阴虚,皆阳虚也。何则?阴阳本是一气,不可分也。故《经》云:气旺则血旺。气衰则血衰,气升则血升,气降则血降,气在则血在,气亡则血亡。明得此理,便知天一生水之旨归,甘温、辛温回阳之妙谛。学者不必他处猜想,即于鬼神一语,领会通身阴阳,用药从阴从阳法度,认得邪正关键,识得诸家错误,便可超人(人原本作“入”,据文义改。)上乘,臻于神化。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法圆通》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1. 虚劳脉动《医法圆通》
  2. 虚劳论治《笔花医镜》
  3. 虚劳脉法《何氏虚劳心传》
  4. 虚劳论《研经言》
  5. 虚劳脉结候《诸病源候论》
  6. 虚劳论《叶选医衡》
  7. 虚劳脉论《医门法律》
  8. 虚劳论《吴医汇讲》
  9. 虚劳门《古今名医汇粹》
  10. 虚劳论《医门法律》
  11. 虚劳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12. 虚劳六《金匮悬解》
  13. 虚劳门《女科折衷纂要》
  14. 虚劳例《慎柔五书》
  15. 虚劳门方《医门法律》
  16. 虚劳里急候《诸病源候论》
  17. 虚劳梦泄精方一十首《外台秘要》
  18. 虚劳里急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19. 虚劳梦泄精候《诸病源候论》
  20. 虚劳里急方六首《外台秘要》
  21. 虚劳秘涩候《诸病源候论》
  22. 虚劳里急《圣济总录》
  23. 虚劳目暗候《诸病源候论》
  24. 虚劳羸瘦候《诸病源候论》
  25. 虚劳内热骨蒸论《理虚元鉴》
  26. 虚劳羸瘦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27. 虚劳尿精方八首《外台秘要》
  28. 虚劳羸瘦方五首《外台秘要》
  29. 虚劳尿精候《诸病源候论》
  30. 虚劳羸瘦《圣济总录》
  31. 虚劳尿精秘方《华佗神方》

《医法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