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虚劳

《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按虚劳一证,诸书分别五劳七伤,上损下损。陈修园先生《三字经》、《从众录》分辩甚详,可以熟玩。予思虚劳之人,总缘亏损先天坎中一点真阳耳。真阳一衰,群阴蜂起,故现子午潮热子午二时,乃阴阳相交之时,阳不得下交于阴,则阳气浮而不藏。故潮热生,阴不得上交于阳,则阴气发腾,无阳以镇纳,则潮热亦生。医者不得此中至理,一见潮热便称阴虚,用一派滋阴养阴之品,每每酿成脱绝危候,良可悲也。自汗盗汗出。凡自汗、盗汗皆是阳虚之征,各书具称盗汗为阴虚者,是言其在夜分也,夜分乃阳气潜藏之时,然而夜分实阴盛之候,阴盛可以逼阳于外,阳浮外亡,血液随之,故汗出,曰盗汗。医者不知其为阳虚,不能镇纳阴气,阴气外越,血液亦出,阴盛隔阳于外,阳不得潜,亦汗出。此旨甚微,学者务须在互根处理会。咳吐白痰,真阳一衰,则阴邪上逆,逆则咳嗽作。白痰虽非血,实亦血也,由其火衰而化行失职,精气不得真火煅炼,而色未赤也。近来多称陈寒入肺(肺原本作“”,据文义改。),实是可笑。腹满不实,阴气闭塞,阳微不运故也。面黄肌瘦,真火衰则脾土无生机,土气发泄,欲外亡,故面黄,土衰则肌肉消,以脾主肌肉故也。腹时痛时止,阳衰则寒隔于中,阻其运行之机,邪正相拒,故进痛时止,大便溏泄,胃阳不足,脾湿太甚故也。困倦嗜卧,少气懒言,皆气弱之征。种种病情,不可枚举,惟有甘温固元一法,实治虚劳灵丹[眉批]知非氏曰:虚劳之人,五神无主,四大不收。夫五神者,五官之神也,五官不能自为用,其中有主之者,《仙经》曰:譬如弄傀儡,中有工机轴是也。四大者,地、水、火、风也。毛发爪指、皮肤者,地也:津、液、涎、沫者,水也:运转、运作者,风也:暖气者,火也。然此四大全要元神、元气为主宰收摄。虚劳之人,元神昏散,视听混淆,是五神无主宰。元气耗散,举止疲惫,是四大(大原本作“牙”,据文义改。)不收摄。夫人身元阳为本,是生真气,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病,虚劳者,真气耗散,元阳失走,迨至元阳尽,纯阴成呜呼死矣。钦安指出大法,惟有甘温固元,是姜、附、草,不是参,芪、术,学者不可不知也。

昧者多作气血双补,有云大剂滋阴,有等专主清润,有等开郁行滞,不一而足,是皆杀人不转瞬者也。予非言大而矜,妄自争辩,实不得不辩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法圆通》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1. 虚劳《医法圆通》
  2. 虚烂喉风治验《一得集》
  3. 虚劳《傅青主女科》
  4. 虚烂喉风《喉科指掌》
  5. 虚劳《中医词典》
  6. 虚烂喉风《中医词典》
  7. 虚劳《新修本草》
  8. 虚渴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9. 虚劳《医述》
  10. 虚静《中医词典》
  11. 虚劳《杂病广要》
  12. 虚痉《中医词典》
  13. 虚劳《证治准绳·类方》
  14. 虚经《中医词典》
  15. 虚劳《证治准绳·女科》
  16. 虚瘕《中医词典》
  17. 虚劳《证治准绳·杂病》
  18. 虚家《中医词典》
  19. 虚劳《寿世保元》
  20. 虚极生风《女科证治准绳》
  21. 虚劳《普济方·针灸》
  22. 虚极生风《竹林女科证治》
  23. 虚劳《临证指南医案》
  24. 虚积痢《中医词典》
  25. 虚劳《古今医鉴》
  26. 虚火自汗《明医指掌》
  27. 虚劳《古今医鉴》
  28. 虚火牙痛《中医词典》
  29. 虚劳《万病回春》
  30. 虚火牙衄《医门补要》
  31. 虚劳《万病回春》

《医法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