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牙肿痛
按齿牙肿痛一证,诸书有十二经之分,其实在可从不可从之例。总之以有余、不足为主。然有因风火抑郁而致者,有因胃中积热而致者,有真阳虚而队气上攻者,有元阴虚而元阳为害者。
因风火抑郁而致者,先有发热、身痛可征。法宜宣散,中、如升阳散火汤、消风散、清胃散、麻杏汤之类。
因积热上攻而致者,定多饱闷吞酸,口渴饮冷,面赤唇红,气粗蒸手。法宜去其积滞为主,如平胃散加大黄、石膏、丑牛、槟榔之类。
因真阳虚而阴气上攻者,其人齿牙虽痛,面色必青白无神,舌多青滑黑润、黄润、白黄而润,津液满口,不思荼水,口中上下肉色,多滞青色而不红活,或白惨黄而无红色。以上等情,不仅此症,一切阳虚病多见此情。法宜扶阳抑阴,如(如原本作“却”,据文义改。)白通汤、姜桂饮、阳八味、潜阳丹之类。
因阴虚而火邪为病者,其人定多心烦饮冷,便赤等情。法宜养阴,如六味地黄汤、鸡子黄连汤、导赤散之类。
近来市习,一见牙肿齿疼,便以生地、细辛、防风、荆芥、石斛、知母、石膏、玄参、丹皮、狗地牙等治之。风火则可,阳虚则殆。[眉批]齿牙肿痛,本属小证,然有经年累月而不愈者,平时若不究明阴阳虚实,治之未能就痊,未免贻笑大方,学者勿因其小而失之。

- 齿牙肿痛《医法圆通》
- 齿牙证治《幼幼集成》
- 齿摇龈露《医学纲目》
- 齿牙血出《医法圆通》
- 齿音离《中医词典》
- 齿牙经络《重楼玉钥续编》
- 齿音离候《诸病源候论》
- 齿牙方《景岳全书》
- 齿龂《中医词典》
- 齿牙出血《校注医醇剩义》
- 齿龂肿痛《中医词典》
- 齿牙《医学见能》
- 齿龈腐烂秘方《华佗神方》
- 齿牙《中医词典》
- 齿龈黑臭秘方《华佗神方》
- 齿牙《景岳全书》
- 齿龈结瓣《中医名词词典》
- 齿血不止秘方《华佗神方》
- 齿龈结瓣《中医词典》
- 齿血不止方四首《外台秘要》
- 齿龈宣露《圣济总录》
- 齿须发《博济方》
- 齿龈宣露《幼幼新书》
- 齿齘(xiè械)《中医词典》
- 齿龈肿《圣济总录》
- 齿先兆——齿相学《中医疾病预测》
- 齿龈肿候《诸病源候论》
- 齿痛有孔秘方《华佗神方》
- 齿龈肿痛《证治准绳·幼科》
- 齿痛有孔方四首《外台秘要》
- 齿壅《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