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女科门

《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按女科与男子稍有不同,以其质秉坤柔,具资生之德,而有经期、胎前、产后,病情与男子不同,其余皆同。诸书分辩详,实可择取。予于女科一门,亦稍有见解,因于闲暇,又从而直切畅言之,以补诸书未言之旨,恐见解不当,高明谅之。[眉批]知非氏曰:女子之病,多于男子,奈何多多一病耳。虽曰五漏成体一,两耳不须治一,两乳不须治一,经水则其要也。治之奈何,在知本,知本于太阴,无他谬巧矣。夫太阴者,月也。三五而盈,三五而缺。盈者,阴进,为阳,主长。缺者,阳退,为阴,主消。阳长阳消,以阳为运用。长者生之,徒升发不泄;消者死之,徒降下不留,月事以时下。一月一降,为不病之恒,降下无所苦,又不爽其期,谓曰月信。苟阳失健运,则坤中之阴精不藏,如先期而至,是月受日魂未足,阴中阳微,不得谓为有火,而用苓、连、知、柏。如后期而至,是月受日魂未足,阴中阳虚,阳虚阴亦无准,不得谓为有寒,而用四物、桂、附。淋漓不断者,少则非崩,崩者多而不止,皆由元阳行德不下,以致阴精流溢不守,不得仅以热论,色紫成块,色淡不鲜,同为阳气不足。将行腹痛,行后腹痛,均是阳虚气凝。至于处子、妇人经闭不通,皆由虚损,先宜扶阳,继须通利。通利之方,桃核承气汤,不遗余力,若姑息养奸,百日而劳瘵成,不可救药矣。非医之过而何?所有带证,处子、妇人,皆多患此,不在经证之例,亦非带脉为病。非白淫,即寒湿,浊恶不堪,法宜升散,不宜燥熯,致烁阴精,皆治本之决也。至于内伤外感,亦能伤太阴而有以上诸条,触类而伸之,比类而参之,有形证,有理路,何患无治法乎。钦安分门别类,博学而详说之,妙在窥透阳不化阴之玄理,反复论辩,只重一阳字,握要以图,立法周密,压倒从世诸家,何况庸手。知非良深佩服,而胎前不言证,归于六经矣,产后不言,法尽于阴阳矣,知非亦可无言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法圆通》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法圆通》书籍目录
  1. 女科门《医法圆通》
  2. 女科论《医原》
  3. 女科三《古今名医汇粹》
  4. 女科后序《女科秘旨》
  5. 女科书大略《沈氏女科辑要》
  6. 女科二《古今名医汇粹》
  7. 女科四《古今名医汇粹》
  8. 女科《眉寿堂方案选存》
  9. 女科一《古今名医汇粹》
  10. 女科《文堂集验方》
  11. 女科杂症门《冯氏锦囊秘录》
  12. 女科《古今医案按》
  13. 女科证治《笔花医镜》
  14. 女金丹序《女丹合编选注》
  15. 女科证治复方《笔花医镜》
  16. 女金丹方《宁坤秘籍》
  17. 女科指掌赋《女科指掌》
  18. 女金丹《韩氏医通》
  19. 女科总论《胎产指南》
  20. 女孩为什么抗病能力比较强?《免疫与健康》
  21. 女劳瘅《校注医醇剩义》
  22. 女功炼己还丹图说(图缺)《女丹合编选注》
  23. 女劳瘅《校注医醇剩义》
  24. 女疸秘方《华佗神方》
  25. 女劳疸《中医名词词典》
  26. 女丹要言《女丹合编选注》
  27. 女劳疸《圣济总录》
  28. 女丹法《中医词典》
  29. 女劳疸《中医词典》
  30. 女丹法《中医词典》
  31. 女劳疸《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