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
按痔疮一证,诸书分别牡痔、牝痔、气痔、血痔、酒痔、脉痔、内痔、外痔。又俗称:翻花痔、鸡冠痔、营花痔、蜂窠痔、鼠奶痔、牛奶痔,种种不一。予谓形象虽异,其源则同,不必细分,总在阳火、阴判之而已。
因阳火而致者,或平素喜食厚味、醇酒、椒、姜,一切辛辣之物,热积肠胃,从下发泄。肛门乃属下窍,终非时刻大开邪下趋,发泄不畅,蕴积而痔乃生焉。其痔定然痛甚,肛门红肿,精神不衰,饮食如常,粪硬溺赤,喜饮清凉者是也。法宜专清肠胃之热,如大小承气,调胃承气,葛根芩连等汤,皆可酌用。又或燥邪发泄不畅,辩认与上同,而时今不同,法宜清燥为主。如黄连玉竹阿胶汤,清燥汤,甘桔二冬汤之类。
因阴火而致者,或由房劳过度,君火下流,前阴发泄不畅,直逼的,蕴积亦能生痔。又或火病,用心过度,忧思过度,元气虚极,涣散欲从下脱,而不得即脱,蕴积亦能生痔。其痔我青色、黑色、白色,微痛微肿,坐卧不安,人必无神,困倦喜卧,畏寒身重,面色唇口青白,脉或浮空,两尺或弦劲,此是元气发泄不藏之故,不得照寻常通套等方施治。法宜收固,如附子理中汤加葛根,潜阳丹,回阳饮,封髓丹倍砂、草之类。
近来治论纷纷,愈出愈奇,理法将泯,不得不为之一正。[眉批]知非氏曰:治疮亦贵理法明晰。钦安兼习外证,的是妙人。

- 痔疮《医法圆通》
- 痔病候《诸病源候论》
- 痔疮《自我调养巧治病》
- 痔病《备急千金要方》
- 痔疮《杂病治例》
- 痔?《圣济总录》
- 痔疮《医宗金鉴》
- 痔(漏)《张氏医通》
- 痔疮《保婴撮要》
- 痔( 漏 余见疡 )《针灸资生经》
- 痔疮《外科心法要诀》
- 痔《普通外科学》
- 痔疮《丹溪心法》
- 痔《千金宝要》
- 痔疮《医学心悟》
- 痔《女科证治准绳》
- 痔疮《仁术便览》
- 痔《中医外科学》
- 痔疮《丁甘仁医案》
- 痔《儒门事亲》
- 痔疮《奇效简便良方》
- 痔《古今医案按》
- 痔疮《奇效简便良方》
- 痔《张聿青医案》
- 痔疮《奇效简便良方》
- 痔《证治准绳·杂病》
- 痔疮《医门补要》
- 痔《证治准绳·女科》
- 痔疮《经验丹方汇编》
- 痔《证治准绳·类方》
- 痔疮《灸法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