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儿科学》书籍目录

(一)需要量高

小儿由于长生发育快需铁量增加,生长愈快需铁量愈多,血容量随体重的增加,正常婴儿长到5个月的体重增加1倍,生后头1年体重为初生3倍,未成熟儿可达5-6倍,每增加体重1公斤,体内需增加铁质35-45mg,若初生血蛋白为19g/dl,呈4.5-5个月时降至11g/dl左右,此时仅动用储存的铁即可维持,勿需在食物中加铁。因此缺铁性贫血多发生在6月-3岁小儿。这个时期应特别注意合理的添加含铁比较多的食品。年龄在6个月以前的小婴儿若有明显的缺铁性贫血,一般不是由于饮食中缺铁所致,必须寻找其他原因。

(二)体内贮铁不足

胎龄7个月以前的胎儿贮铁很少,胎儿由母体获得的铁在妊娠后3个月最多。足月新生儿体内贮铁约250-300mg,加之生理性溶血所释放的铁,足够生后4个月生长发育之用。早产、双胎、宫内失血(胎儿向母体或向另一挛生胎儿输血),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生后过早结扎脐带(可使新生儿少得70-100毫升脐血,相当于铁元素40mg)以及母亲妊娠患严重血的贫血等,均可使新生儿贮铁减少。于生后3-4个月发生贫血。

(三)饮食摄入铁不足

从食物中获得铁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婴幼儿饮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而乳类含铁量极低,人乳含铁0.15mg/dl,牛乳含铁0.1mg/dl,羊乳更少,乳类中铁吸收率为2-10%。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即易发生贫血。年长儿可因饮食习惯不良、拒食、偏食或营养供养较差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四)铁的生长和消耗过多

正常人体内储存的铁,为人体总铁量的30%,如急性失血不超过全血量的1/3,虽不额外补充铁剂,必能迅速恢复,不致发生贫血。婴儿每天排泄铁比成人多3倍,长期慢性失血时,如每失血4ml,约等于失铁1,6mg,虽每天失血量不多,但铁的消耗量已超过正常的一倍以上,即可造成贫血。常见的慢性失血如胃肠道的畸形,膈疝息肉钩虫病鼻衄血小板减少紫斑、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均可导致铁质缺乏。此外长期腹泻呕吐脂肪痢均可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小儿反复急慢性感染、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良均影响铁质的吸收和消耗增多,造成缺铁性贫血。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儿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儿科学》书籍目录
  1. 病因《儿科学》
  2. 病因《心脏病学》
  3. 病因《儿科学》
  4. 病因《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5. 病因《儿科学》
  6. 病因《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7. 病因《儿科学》
  8. 病因《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9. 病因《儿科学》
  10. 病因《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1. 病因《儿科学》
  12. 病因《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3. 病因《儿科学》
  14. 病因《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5. 病因《儿科学》
  16. 病因《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7. 病因《儿科学》
  18. 病因《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9. 病因《儿科学》
  20. 病因《预防医学》
  21. 病因《儿科学》
  22. 病因《中医眼科学》
  23. 病因《外科学总论》
  24. 病因《中医妇科学》
  25. 病因《普通外科学》
  26. 病因《中医基础理论》
  27. 病因《普通外科学》
  28. 病因《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9. 病因《口腔科学》
  30. 病因《中医伤科按摩学》
  31. 病因、病理《普通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