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利(述古)

《伤寒指掌》书籍目录

三阳合病下利.有热无寒.三阴下利.自利属寒.阳邪属热.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者.此风邪入胃也.脉浮而长.所见皆太阳症.以下利故.知与阳明合病也.用葛根汤表提风邪.利自止矣.

邵评∶下利有寒热之不同.三阳合病下利.邪化热而入里.无寒症也.三阴下利.

有直中传经二因.直中下利为寒.从阳经传入者.为热利也.太阳之邪.并入阳明而自下利.为太阳阳明合病.合病下利者.里气得热而下行也.脉浮为太阳.长为阳明脉.见太阳症者.太阳之邪.初入阳明之里.

两阳合明.邪气火盛.表实里虚.故外见太阳症.而里则下利也.用葛根汤辛甘发散.以从阳解.两阳相合之邪.下者举之之法也.且太阳阳明合病下利.是太阳症内陷阳明.故用表剂中加葛根.以清里热.

桂枝症.误下而利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汗出而喘.当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外解表邪.内清里热.

邵评∶阳陷于内者十之七.留于表者十之三.故曰表未解也.邪束于表.阳扰于内.故喘而汗出.

表里俱病.用葛根之辛凉以解表.用芩连之苦寒以清里也.

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汤.此热邪已入少阳之里.胆火大炽.移热于脾.故自下利.脉浮而弦.外症必头痛胸满.口苦咽干目眩.或往来寒热.热邪不在半表而在半里.故不用柴胡而主黄芩.呕加半夏生姜.治痰饮也.

邵评∶少阳半表半里.比阳明为尤深.邪热更易内侵太少.两阳合病.阳盛阴虚.

阳气下陷入阴中.故自下利.而治法与阳明不同矣.太阳阳明合病.其邪初入阳明之表.邪近于外.

故用葛根驱邪.使从外出为顺.太阳少阳合病.是邪已入少阳之里.邪入于内.故用黄芩治之.使从内出为易.夫热淫于内.黄芩之苦以清之.肠胃得热而不固.芍药之酸.甘草之甘.以收固之.酸苦涌泄为阴.亦通因通用之法也.若呕者.热邪上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而黄芩之清里.亦法之所不易矣.且黄芩汤.小柴胡加减方也.热不在半表.已入半里.故以黄芩清里.虽非胃实.亦非胃虚.故不须人参补中也.

或云.此少阳指三焦.不指胆.

少阳阳明合病.自下利者.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如发热呕恶.

心下痞硬.或往来寒热.大柴胡汤主之.(阳明脉胜则洪缓为不负而顺少阳脉胜则弦紧为负而逆)

按三阳合病下利.惟少阳阳明为重.土受木克也.故阳明脉胜为顺.阳明脉负为失.失者死也.

(注释参来苏集)

三阴下利.俱详见本病下.如腹满而痛.吐利交作.或下利清谷.吐利四逆.或下利身重.小便不利等症.皆属三阴本脏虚寒.当以理中、四逆、真武辈治之.

邵评∶此三阴自受寒邪而下利之正法.

三阴热邪下利.太阴有暴烦下利.腹满大痛.咽干而渴之症.少阴有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口干燥之症.俱是转属阳明.宜承气辈主之.少阴又有四逆.泄利下重.小便不利.腹中痛之症.

亦属热邪.宜四逆散.厥阴热利下重.渴欲饮水.脉弦而数.此风木热邪乘脾.白头翁汤主之.

邵评∶阳经热邪.传入太阴.热灼津伤.转属阳明.而成胃实见症.皆热实之象.故可用下法.若少阴热并阳明之症.少阴经中热极.则迫其水下流.而肾水燥.燥则肠中之物更坚.故利清水.色纯青者.肾弱而肝反侮之也.心下痛为实.口干燥为热.用大承气急下燥屎以存津也.至于四逆.四肢逆冷也.阳气不达于四肢.故逆冷.泄利下重.是阳邪下陷入阴.阳内而阴反外.阴阳脉气不顺接也.小便不利腹痛水气为患也.用四逆散和解表里之邪.惟热邪传入厥阴.为协热下利.热利下重.乃湿热秽气郁遏于下焦广肠.故魄门重滞.虽利而难出也.渴欲饮水者.以里有热.传经之邪.

厥阴受之也.弦为肝脉.数则里热也.用白头翁辛淡以除邪气.连柏苦寒以清热.秦皮苦凉性涩.入厥阴而止利也.

又评∶少阴四逆者.四肢厥冷也.此非热厥.乃太阳初受寒邪.便入少阴之症.少阴为阴枢.邪气居之.可进可退.故其病每多或然之症.因取四味以散四逆之邪.此少阴气分之下剂也.

凡厥阴病.先发厥.后发热.不退者.必便脓血也.脉数有力.从阳治.脉沉无力.从阴治.

邵评∶热不退者.阳邪盛也.阳盛则伤阴络.故知必便脓血也.便血而脉数有力者.宜滋阴清热.从阳治之.脉沉无力者.当温中和营.从阴治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指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指掌》书籍目录
  1. 下利(述古)《伤寒指掌》
  2. 下利(产后)《金匮悬解》
  3. 下利(新法)《伤寒指掌》
  4. 下利《伤寒指掌》
  5. 下利八《金匮悬解》
  6. 下利《伤寒指掌》
  7. 下利二《金匮悬解》
  8. 下利《脉因证治》
  9. 下利二十《金匮悬解》
  10. 下利《丹溪手镜》
  11. 下利二十二《金匮悬解》
  12. 下利《伤寒六书》
  13. 下利二十三《金匮悬解》
  14. 下利《伤寒六书》
  15. 下利二十四《金匮悬解》
  16. 下利《松峰说疫》
  17. 下利二十五《金匮悬解》
  18. 下利《伤寒大白》
  19. 下利二十一《金匮悬解》
  20. 下利《医学心悟》
  21. 下利烦渴证十六 少阴十七《伤寒悬解》
  22. 下利《医学纲目》
  23. 下利服承气汤证《伤寒九十论》
  24. 下利《中医词典》
  25. 下利浮肿《幼幼新书》
  26. 下利《伤寒说意》
  27. 下利腹痛《幼幼新书》
  28. 下棱骨《中医词典》
  29. 下利候《诸病源候论》
  30. 下昆仑《中医词典》
  31. 下利或下脓血《卫生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