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辨气

《广瘟疫论》书籍目录

风寒气从外收敛入内,病无臭气触人,间有作臭气者,必待数日转阳明腑证之时,亦只作腐气,不作尸气。瘟疫气从中蒸达于外,病即有臭气触人,轻则盈于床帐;重则蒸然一室,且专作尸气,不作腐气。以人身脏腑、气血、津液得生气则香,得败气则臭。瘟疫,败气也,人受之,自脏腑蒸出于肌表,气血、津液逢蒸而败,因败而溢,溢出有盛衰,充塞有远近也。五行原各有臭气∶木臊、金腥、心焦、脾香、肾腐。以臭得其正,皆可指而名之。若瘟疫,乃天地之杂气,非臊、非腥、非焦、非腐,其触人不可名状,非鼻观精者,不能辨之。试察厕间粪气与凶地尸气,自判然矣。辨之既明,治之毋惑。知为瘟疫而非伤寒,则凡于头痛发热诸表证,不得误用辛温发散;于诸里证,当清、当下者,亦不得迟回瞻顾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广瘟疫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广瘟疫论》书籍目录
  1. 辨气《广瘟疫论》
  2. 辨起居性情《医理真传》
  3. 辨气少气盛《内外伤辨》
  4. 辨脐上下《医学摘粹》
  5. 辨气血虚实证《医宗金鉴》
  6. 辨脐风《幼科铁镜》
  7. 辨气血虚实证《痘疹心法要诀》
  8. 辨脐风《推拿抉微》
  9. 辨轻重《冯氏锦囊秘录》
  10. 辨奇经脉《脉诀刊误》
  11. 辨岖吐哕证《医宗金鉴》
  12. 辨七表八里九道之非《诊家正眼》
  13. 辨缺盆疽痈胛痈论《疡科心得集》
  14. 辨平病死之脉《灵素节注类编》
  15. 辨热病二《伤寒寻源》
  16. 辨脾胃升降《吴医汇讲》
  17. 辨热病一《伤寒寻源》
  18. 辨脾胃脉《诊脉三十二辨》
  19. 辨热疟似惊风伤寒《幼科铁镜》
  20. 辨脾实热虚热《幼科铁镜》
  21. 辨热症有虚实气不同论《眼科阐微》
  22. 辨脾湿《幼科铁镜》
  23. 辨人身气血盛衰时日篇《形色外诊简摩》
  24. 辨皮色不胜四时之风篇《形色外诊简摩》
  25. 辨人迎气口脉《诊脉三十二辨》
  26. 辨皮毛肌肤《医理真传》
  27. 辨人迎三部趺阳九候五脏六腑脉法《全生指迷方》
  28. 辨皮肤《医学摘粹》
  29. 辨认疮法《医理真传》
  30. 辨捧心痈痰论《疡科心得集》
  31. 辨认痘法《医理真传》

《广瘟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