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肾虚
时疫夹脾虚者,为难治矣,夹肾虚者更难。时疫属热证,肾气虚则手足冷;时疫属实邪,肾气虚则眩晕惊悸,腰膝萎软。肾虚之中,又有阴虚、阳虚之分。时疫必待汗、下、清而后解。阳虚者,一经汗、下、清则脱绝之证随见;阴虚者,一经汗、下则枯竭之证随见,必须时时谛察。
凡在表时,见腰痛异常,小便频数,膝胫冷软,其人平日非有淋浊、阳萎,即系遗泄、好内,须询明。于通表药中加人参、白芍,阳虚兼杜仲,阴虚兼知母,以照顾肾气,免后来意外之变。若入里当下,必以陶氏黄龙汤为主;当清,必以人参白虎汤为主。或屡清、屡下而热更甚,舌上燥而无苔;或有黑苔,愈清而愈长;或有燥苔,愈下而愈燥,此皆肾虚之证。察其阳明,无实邪可据,当从肾虚治,以六味地黄汤易生地,加知柏。王太仆所谓∶寒之不寒,责以无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者,此也。或仍不应,则合生脉散以滋水之上源;或用四物汤流通经络。似此热势燎原,非杯水所能救,必大作汤液,药味必以两计,汤液必以斗计,乃有济耳。见几若早,十救二、三;涸竭已见,十难救一;或更兼脾胃败证,如呕、呃、哕、利之类,汤药不下,百难救一矣。

- 夹肾虚《广瘟疫论》
- 夹伤秘方《华佗神方》
- 夹食《伤寒大白》
- 夹伤毒《冯氏锦囊秘录》
- 夹食夹气《古今医彻》
- 夹伤《外科证治全书》
- 夹食伤寒《中医词典》
- 夹伤《外科大成》
- 夹食伤寒《幼幼新书》
- 夹伤《外科心法要诀》
- 夹食伤寒《活幼心书》
- 夹伤《医宗金鉴》
- 夹水伤暑《温热暑疫全书》
- 夹疝《广瘟疫论》
- 夹损伤《冯氏锦囊秘录》
- 夹痧《痘疹心法要诀》
- 夹痰伤寒《中医词典》
- 夹痧《医宗金鉴》
- 夹痰症《丹台玉案》
- 夹色伤者《奇效简便良方》
- 夹亡血《广瘟疫论》
- 夹色伤寒《奇效简便良方》
- 夹哮喘《广瘟疫论》
- 夹腮《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夹心胃痛《广瘟疫论》
- 夹热痛《中医词典》
- 夹血《广瘟疫论》
- 夹热夹痰慢惊《幼科心法要诀》
- 夹血伤寒《中医词典》
- 夹热夹痰慢惊《医宗金鉴》
- 夹眼法《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