谵语
谵语者,热蒸心也。时疫一见谵语,即当清热。然有经热蒸心而谵语者,邪在三阳,表证多有之,脉浮大,头痛、发热、舌白者是,吴氏三消饮最当,六神通解散,九味羌活汤、防风通圣散、白虎汤,栀子豉汤皆可选用。有膈热蒸心而谵语者,脉洪、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胸中无结者是,白虎汤、黄芩汤选用。有痰涎搏结其热,聚于中、上二焦而谵语者,脉弦滑,胸痛及心下痛拒按者是,小陷胸汤、大柴胡汤选用。有胃热蒸心而谵语者,脉滑实大,舌黄、及黑、及燥、及芒刺,腹满拒按者是,三承气汤选用,轻者只用平胃散加山楂、麦芽、萝卜子即效。有热入血分而蓄血,血热蒸心而谵语者,脉沉结,或涩,心下至少腹凡有痛处拒按而软者是,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选用。有热入小肠膀胱,蓄水之热上蒸心而谵语者,脉浮数,少腹满,小便不利者是,四苓散、猪苓汤、益元散选用。以上皆实证谵语也。
至若屡经汗、下、清理,二便已清利,胸腹无阻滞,六脉虚散、结、代、微弱而谵语者,阴阳两虚,神无所倚也。虚在上焦,必心悸、神倦,生脉散加枣仁、天王补心丹。虚在中焦,必面色萎黄,四肢倦怠,归脾汤。虚在下焦,必耳聋、目直视,六味地黄汤加远志、五味、龙骨、茯神。

- 谵语《广瘟疫论》
- 谵语《伤寒明理论》
- 谵语《药症忌宜》
- 谵语《麻科活人全书》
- 谵语《伤寒指掌》
- 谵语《伤寒六书》
- 谵语《伤寒括要》
- 谵语《伤寒大白》
- 谵语(郑声附)《伤寒六书》
- 谵语《医学心悟》
- 谵语、郑声《伤寒心法要诀》
- 谵语《卫生宝鉴》
- 谵语不眠《经验麻科》
- 谵语《医学纲目》
- 谵语喘满证十六 阳明六十七《伤寒悬解》
- 谵语《疫疹一得》
- 谵语发狂《药症忌宜》
- 谵语《经验麻科》
- 谵语歌《伤寒百证歌》
- 谵语《伤寒捷诀》
- 谵语论《胎产心法》
- 谵语《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谵语论《妇科秘书》
- 谵语《中医词典》
- 谵语续法《医学纲目》
- 谵语《止园医话》
- 谵语语《松峰说疫》
- 谵语《医法圆通》
- 谵语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谵语《中医名词词典》
- 谵语郑声《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