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气少气盛
外伤风寒者,故其气壅盛而有余,内伤饮食劳役者,其口鼻中皆气短促,不足以息。何以分之?盖外伤风寒者,心肺元气初无减损,又添邪气助之,使鼻气壅塞不利,其面赤,其鼻中气不能出,并从口出,但发一言,必前轻而后重,其言高,其声壮厉而有力。是伤寒则鼻干无涕,面壅色赤,其言前轻后重,其声壮厉而有力者,乃有余之验也;伤风则决然鼻流清涕,其声嘎,其言响如从瓮中出,亦前轻而后重,高揭而有力,皆气盛有余之验也。
内伤饮食劳役者,心肺之气先损,为热所伤,热既伤气,四肢无力以动,故口鼻中皆短气少气,上喘懒语,人有所问,十不欲对其一,纵勉强答之,其气亦怯,其声亦低,是其气短少不足之验也。明白如此,虽妇人女子亦能辨之,岂有医者反不能辨之乎?

- 辨气少气盛《内外伤辨》
- 辨气《广瘟疫论》
- 辨气血虚实证《医宗金鉴》
- 辨起居性情《医理真传》
- 辨气血虚实证《痘疹心法要诀》
- 辨脐上下《医学摘粹》
- 辨轻重《冯氏锦囊秘录》
- 辨脐风《幼科铁镜》
- 辨岖吐哕证《医宗金鉴》
- 辨脐风《推拿抉微》
- 辨缺盆疽痈胛痈论《疡科心得集》
- 辨奇经脉《脉诀刊误》
- 辨热病二《伤寒寻源》
- 辨七表八里九道之非《诊家正眼》
- 辨热病一《伤寒寻源》
- 辨平病死之脉《灵素节注类编》
- 辨热疟似惊风伤寒《幼科铁镜》
- 辨脾胃升降《吴医汇讲》
- 辨热症有虚实气不同论《眼科阐微》
- 辨脾胃脉《诊脉三十二辨》
- 辨人身气血盛衰时日篇《形色外诊简摩》
- 辨脾实热虚热《幼科铁镜》
- 辨人迎气口脉《诊脉三十二辨》
- 辨脾湿《幼科铁镜》
- 辨人迎三部趺阳九候五脏六腑脉法《全生指迷方》
- 辨皮色不胜四时之风篇《形色外诊简摩》
- 辨认疮法《医理真传》
- 辨皮毛肌肤《医理真传》
- 辨认痘法《医理真传》
- 辨皮肤《医学摘粹》
- 辨认脉法《医理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