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伏温上灼肺金发喘逆咯血咳脓证治

《温热逢源》书籍目录

伏邪在少阴,其由经气而外出者,则达于三阳;其化热而内壅者,则结于胃腑∶此温热病之常也。少阴之系,上连于肺。邪热由肾系而上逆于肺,则见肺病。况温邪化热,火必克金,则肺脏本为温邪所当犯之也。其或热壅于胃,上熏于鬲,则热邪由胃而炎及于肺,更为病势所应有。近时烟草盛行,肺中津液,熏灼成痰,阻窒肺隧,平日每多痰咳,更值温热上蒸,痰得热而痰更胶粘,热附痰而热愈留恋,其为咳为喘,意中事也。肺络不通,则胸胁刺痛;热郁日甚,则痰秽如脓,或咳红带血,无非热灼金伤所致。此时苟伏邪已一律外透,则治之者,只须清泄肺胃。夫病在肺,而何以治者必兼及胃?盖肺中之热,悉由胃腑上熏。清肺而不先清胃,则热之来路不清,非釜底抽薪之道也。古方如麻杏甘石、越婢、青龙,清燥救肺等方,均用石膏,诚见及于此也。轻则苇茎汤,鲜斛、鲜沙参之类,必不可少。胁刺者兼和络气,咳红者兼清血络。滋腻之药,恐其助痰;温燥之品,恐其助热;均为此症所忌。又此症在初起时,医者粗心不察,视为寻常外感,恣用发散;或见其痰多,妄用二陈∶或见其喘逆,作外感治而用麻、桂,作内伤治而用生脉、熟地;均属背谬。而耗液助热生痰,诸弊毕集矣。迨见病势日增,始细心体认,改投清泄。而肺金脏阴已伤,不能遽复。即使邪热得清,而内热干咳,绵延不愈,遂成上损,终致不救者,往往有之,谁之咎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温热逢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温热逢源》书籍目录
  1. 伏温上灼肺金发喘逆咯血咳脓证治《温热逢源》
  2. 伏温热结胃腑证治《温热逢源》
  3. 伏温外窜血络发斑疹喉痧等证治《温热逢源》
  4. 伏温内燔营血发吐衄便红等证治《温热逢源》
  5. 伏温外挟风寒暑湿各新邪为病《温热逢源》
  6. 伏温论《温病正宗》
  7. 伏温阴阳淆乱见证错杂《温热逢源》
  8. 伏温兼挟气郁痰饮食积瘀血以及胎产经带诸宿病《温热逢源》
  9. 伏温由少阴外达三阳证治《温热逢源》
  10. 伏温挟湿内陷太阴发黄胆肿胀泄利等证《温热逢源》
  11. 伏羲《中医词典》
  12. 伏温化热郁于少阴不达于阳《温热逢源》
  13. 伏陷《续名医类案》
  14. 伏温化热内陷手足厥阴发痉厥昏蒙等证《温热逢源》
  15. 伏邪病名解《温病正宗》
  16. 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温热逢源》
  17. 伏邪皆在膜原《读医随笔》
  18. 伏兔痈《马培之医案》
  19. 伏阳《中医词典》
  20. 伏兔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21. 伏翼《神农本草经》
  22. 伏兔疽《外科心法要诀》
  23. 伏翼《本草纲目》
  24. 伏兔疽《医宗金鉴》
  25. 伏翼《雷公炮炙论》
  26. 伏兔《针灸学》
  27. 伏翼《雷公炮制药性解》
  28. 伏兔《中医词典》
  29. 伏翼《千金翼方》
  30. 伏兔《针灸大成》
  31. 伏翼《本草经集注》

《温热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