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温由少阴外达三阳证治

《温热逢源》书籍目录

寒邪潜伏少阴,得阳气鼓动而化热。苟肾气不至虚馁,则邪不能容而外达。其最顺者,邪不留恋于阴,而径出于三阳,则见三阳经证。太阳则恶寒发热,头项疼,腰脊强,治宜豉、芩,合阳旦汤。阳明则壮热鼻干,不得卧,治宜豉、芩,合葛根知母等味。少阳则寒热往来,口苦胁痛,治宜芩、豉,合柴胡山栀等味。其邪初出三阳,或兼新感,外有恶寒无汗等证,则桂、葛、柴胡,自当参用。若里热已甚则不宜桂枝,壮热汗多则不宜葛根,内风易动则不宜柴胡,此则又在临时之化裁矣。难经曰∶温邪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故其发也,本无定处,大略乘经气之虚,或挟别邪而发。如太阳虚则发于太阳,阴气虚则恋于阴分。其有温邪化热已出三阳,而未尽之邪尚有伏于少阴而未化者(此肾气不充,宜兼温托);即或全数化热,而其热有半出于阳,半恋于阴者(此阴气不足,不能托邪,当兼养阴);用药总宜随证化裁,活泼泼地,方能应手取效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温热逢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温热逢源》书籍目录
  1. 伏温由少阴外达三阳证治《温热逢源》
  2. 伏温阴阳淆乱见证错杂《温热逢源》
  3. 伏羲《中医词典》
  4. 伏温外挟风寒暑湿各新邪为病《温热逢源》
  5. 伏陷《续名医类案》
  6. 伏温外窜血络发斑疹喉痧等证治《温热逢源》
  7. 伏邪病名解《温病正宗》
  8. 伏温上灼肺金发喘逆咯血咳脓证治《温热逢源》
  9. 伏邪皆在膜原《读医随笔》
  10. 伏温热结胃腑证治《温热逢源》
  11. 伏阳《中医词典》
  12. 伏温内燔营血发吐衄便红等证治《温热逢源》
  13. 伏翼《神农本草经》
  14. 伏温论《温病正宗》
  15. 伏翼《本草纲目》
  16. 伏温兼挟气郁痰饮食积瘀血以及胎产经带诸宿病《温热逢源》
  17. 伏翼《雷公炮炙论》
  18. 伏温挟湿内陷太阴发黄胆肿胀泄利等证《温热逢源》
  19. 伏翼《雷公炮制药性解》
  20. 伏温化热郁于少阴不达于阳《温热逢源》
  21. 伏翼《千金翼方》
  22. 伏温化热内陷手足厥阴发痉厥昏蒙等证《温热逢源》
  23. 伏翼《本草经集注》
  24. 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温热逢源》
  25. 伏翼《新修本草》
  26. 伏兔痈《马培之医案》
  27. 伏翼《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28. 伏兔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29. 伏翼《吴普本草》
  30. 伏兔疽《外科心法要诀》
  31. 伏翼《本草衍义》

《温热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