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舌要言
一、白为阴,为寒,为湿。
二、黄为胃中有热,深黄为热极胃火,黄浓苔为湿热。
三、赤而带血,为胃火,更必兼阴亏。赤如猪腰子,表面有极薄绉白衣,为肾脏本色上泛,难治。鲜红如血,心胃热炽。满舌光红,心营涸竭。正红色,白净苔,不腻亦不干,是为平人正色舌。
四、黑而多津,为水克火,宜参附四逆。
五、黄而起刺,黑而起刺,宜三承气急下存阴。红而起刺如杨梅,宜神犀丹。均以脉证合参决之。
六、舌底糙,上面粘着如碎饭粒,玉女煎主之;轻则桂苓甘露饮。虚劳见舌糜,为大忌。
七、不青不紫不黑,亦青亦紫亦黑,名死现舌,主肝胃绝,必败无疑。

- 察舌要言《校注医醇剩义》
- 察舌苔辨证法《疡医大全》
- 察舌余言《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察舌法《伤寒括要》
- 察舌余言《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察舌辨症歌《伤寒指掌》
- 察身《医碥》
- 察舌辨症法《伤寒指掌》
- 察身法《伤寒括要》
- 察舌《医碥》
- 察声《伤寒括要》
- 察色真诀篇《形色外诊简摩》
- 察声色形证决死法《中藏经》
- 察色验病生死诀《针灸大成》
- 察视《丹溪手镜》
- 察色脉以定吉凶《此事难知》
- 察视《脉因证治》
- 察色观病生死候歌《脉诀乳海》
- 察手足《医碥》
- 察色观病患生死候歌《脉诀刊误》
- 察手足《厘正按摩要术》
- 察色法《伤寒括要》
- 察五脏色知生死诀《察病指南》
- 察色《幼科心法要诀》
- 察形色顺逆《外科正宗》
- 察色《幼科释谜》
- 察形色顺逆《外科选要》
- 察色《证治准绳·幼科》
- 察形色顺逆法《外科大成》
- 察色《医述》
- 察形色治病《幼幼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