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消渴门诸方

《校注医醇剩义》书籍目录

金匮肾气丸 治男子消渴,小便多饮一溲一。

地黄(八两) 萸肉(四两) 山药(四两) 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泽泻(三两) 肉桂(一两) 附子(一两) 牛膝(三两) 车前(三两) 每用五钱,水煎服。

文蛤散 治渴欲饮水不止者。

文蛤 研为末,以沸汤五合,和服一方寸匙。

竹叶黄 汤 治消渴症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生地(三钱) 黄 (二钱) 麦冬(一钱) 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黄芩(一钱) 甘草(一钱) 白芍(一钱) 人参(一钱) 石膏(三钱) 半夏(一钱) 竹叶(一钱) 净水煎服。

地黄饮 治消渴,咽干,面赤,烦躁。

生地 熟地 人参天冬 麦冬 枳壳 石斛 泽泻甘草 枇杷叶(各等分) 每服五钱,食远服。

白术散 治虚热而渴。

人参(一两) 白术(一两) 茯苓(一两) 甘草(一两) 五味(三钱)柴胡(三钱) 葛根(二两) 藿香(一两) 木香(一两) 研末,每服五钱,水煎服。

宣明黄 汤 治心移热于肺,为肺消,饮少溲多。

黄 (三两) 五味(二两) 人参(二两) 麦冬(二两) 桑皮(二两) 熟地(一两五钱) 枸杞(一两五钱) 研末,每服五钱,水煎服。

宣明麦门冬饮 治心热移于肺,传为膈消,胸满心烦,精神短少。

人参 茯神 麦冬 五味 生地 炙甘草 知母 葛根 花粉(各等分) 每服五钱,加竹叶十四片,水煎服。

易老麦门冬饮子

人参 杞子 茯苓 甘草 五味 麦冬(各等分) 姜水煎服。

猪肚丸 治强中消渴。

黄连(四两) 粟米(四两) 花粉(四两) 茯神(四两) 知母(二两)麦冬(二两) 地黄(四两) 葛根(二两) 研细末,将大猪肚一个洗净,入末药于内,以麻线缝好,煮极烂,取出药别研,以猪肚为膏,加炼蜜捣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天门冬丸 治初得消中,食已如饥,手足烦热,背膊疼闷,小便白浊。

天冬(一两五钱) 土瓜根(一两五钱) 栝蒌根(一两五钱) 熟地(一两五钱) 知母(一两五钱) 苁蓉(一两五钱) 五味(一两) 鹿茸(一架) 泽泻(一两五钱) 鸡内金(三具) 牡蛎(二两) 苦参(一两) 桑螵蛸(十枚)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猪肾荠 汤 治消中,小便数。

猪肾(二枚) 荠 (三两) 黑大豆(二斤) 石膏(三两) 人参(二两)茯苓(二两) 知母(二两) 葛根(二两) 黄芩(二两) 磁石(二两) 天花粉(二两) 甘草(二两) 水一斗五升,先煮猪、肾、大豆,取一斗,下药,煮至五升,分温服。

肾沥散 治肾消发渴,小便数,腰疼痛。

人参(一两) 远志(一两) 绵黄 (一两) 鸡内金(五钱) 桑螵蛸(一两)泽泻(一两) 肉桂心(五钱) 熟地黄(一两) 白茯苓(一两) 龙骨(一两) 当归(一两) 麦门冬(一两) 川芎(一两) 五味子(五钱) 炙甘草(五钱) 元参(五钱) 磁石(五钱) 研末,用羊肾一对先煎,次入药五钱,姜五分,煎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校注医醇剩义》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校注医醇剩义》书籍目录
  1. 消渴门诸方《校注医醇剩义》
  2. 消渴门方《医门法律》
  3. 消渴秘方《华佗神方》
  4. 消渴门(五则)《辨证录》
  5. 消渴七《金匮悬解》
  6. 消渴门《养生导引法》
  7. 消渴三《金匮悬解》
  8. 消渴门《养生导引秘籍》
  9. 消渴杀虫方《医方论》
  10. 消渴门《医方考》
  11. 消渴生死《医宗金鉴》
  12. 消渴论《侣山堂类辩》
  13. 消渴生死《杂病心法要诀》
  14. 消渴论《医贯》
  15. 消渴十一《金匮悬解》
  16. 消渴论《医门法律》
  17. 消渴统论《圣济总录》
  18. 消渴六《金匮悬解》
  19. 消渴统论《金匮翼》
  20. 消渴类《察病指南》
  21. 消渴小便白浊《圣济总录》
  22. 消渴口舌干燥《圣济总录》
  23. 消渴小便不利九《金匮悬解》
  24. 消渴口干燥方三首《外台秘要》
  25. 消渴小便不利淋《金匮悬解》
  26. 消渴解《素灵微蕴》
  27.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
  28. 消渴简便方《幼幼集成》
  29.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高注金匮要略》
  30. 消渴候《诸病源候论》
  31.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金匮玉函经二注》

《校注医醇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