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心火

《校注医醇剩义》书籍目录

心火炽盛,五中烦燥,面红目赤,口燥唇裂,甚则衄血吐血,加味泻心汤主之。

加味泻心汤(自制)

黄连(五分) 犀角(五分) 蒲黄(一钱) 天冬(二钱) 丹参(二钱)元参(一钱五分) 连翘(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五分) 淡竹叶(二十张) 灯芯(三尺)

此方以黄连清气分之火,以犀角解血分之热,丹参、元参、天冬甘草以清养心脏,连翘蒲黄竹叶、灯芯以佐连、犀。再以茯苓佐甘草之甘淡,所以顾脾胃也。泻心家实火,而不忘脾胃,所谓毋使过之,伤其正也。《内经》之真理,吾于先生得之矣。祖怡注。

心血大亏,心阳鼓动,舌绛无津,烦燥不寐,加味养心汤主之。

加味养心汤(自制)

天冬(一钱五分) 麦冬(一钱五分) 生地(五钱) 人参(一钱) 丹参(二钱)龟版(五钱) 当归(一钱五分) 茯神(二钱) 柏仁(二钱) 枣仁(一钱五分)远志(五分) 甘草(四分) 淡竹叶(二十张)

同一心火,同一烦燥,前证为实火,此由阴血虚。用天王补心丹方,去桔梗、元参、茯苓、五味,而加龟版、茯神、甘草、竹叶,不独心肝脾可资挹注,主血三脏俱已顾到,即与血同类之肺肾阴分,亦未放过。此方与心受燥热养心润燥汤,大半相同,所不同者彼用犀角,此用龟版;彼只用天冬,此兼用麦冬;彼兼用松仁,此只用柏仁;彼用藕汁,此用竹叶;更加枣仁、远志,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初学制方选药,必须于异同中求之。治心方如此,其他诸方,亦何莫不然。祖怡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校注医醇剩义》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校注医醇剩义》书籍目录
  1. 心火《校注医醇剩义》
  2. 心火《中医词典》
  3. 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审视瑶函》
  4. 心恍惚(余见肺中风)《针灸资生经》
  5. 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原机启微》
  6. 心恍惚《普济方·针灸》
  7. 心火亢盛《中医词典》
  8. 心黄《中医词典》
  9. 心火内炽《中医名词词典》
  10. 心慌自汗《评注产科心法》
  11. 心火内炽《中医词典》
  12. 心候《诸病源候论》
  13. 心火篇《外经微言》
  14. 心合小肠《中医词典》
  15. 心火上炎《中医名词词典》
  16. 心合小肠《中医名词词典》
  17. 心火上炎《中医词典》
  18. 心合脉《中医词典》
  19. 心机械图《心脏病学》
  20. 心呵顶上连叉手《痰火点雪》
  21. 心肌《组织学与胚胎学》
  22. 心汗《明医指掌》
  23. 心肌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4. 心汗《中医词典》
  25. 心肌病《病理学》
  26. 心汗《中医名词词典》
  27. 心肌病《心脏病学》
  28. 心寒痛《金匮翼》
  29. 心肌的传导功能《急诊医学》
  30. 心寒《中医词典》
  31. 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生理学》

《校注医醇剩义》